“其實你乃是鄰國大唐大將軍李密與大唐皇帝之女文成公主所生之子!”

此言一出,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饒是李寒十年經書為伴,亦是忍不住心神一陣搖晃,

“我居然是將軍與公主的孩子?如此地位,為什麼把我拋棄?為什麼!?”

玄奘大師見李寒心神搖擺,知道他想岔了,動了癡念,連忙又道“非是如你所想,其事並非如此。”於是玄奘遂將當年事情一一道來。

原來當年大唐猛將李密,征戰沙場數十年,為大唐開國立下赫赫功勳,於是大唐皇帝李淵便將其女文成公主許配給李密,李密當時三十八歲,正是男人壯年,文成公主一十八歲,亦是女子妙齡,兩人結發,自是恩愛異常,李密四十歲那年,李寒出生,李密四十得子,自然是放在手中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將軍府上下皆將李寒當祖宗供養,然而那李寒是出生便伴有異象之人,乃是其母夢見雙色雲彩入腹而生,本來乃是大好喜事,卻不怎地,李寒打小便動靜不同,時常判若兩人,一時是臥,一時是立,變化之快,見著便奇。

李密中年得子,哪裏容的半點馬虎?於是請遍名醫無數,卻皆言不知何故,再到李寒稍長時,更是顯得奇特異常,常常極端性情,變化起來簡直判若兩人,一時哭,一時笑,卻又非疾也非病,那文成公主每每見著李寒便要垂淚,李密自然心中也不舒坦,此時恰逢李密一近衛獻計,言道公子或是遭了汙邪,或是受了驚嚇,方才便成這番模樣,有道是佛門最善養人心性,不如送入佛門教養。李密得此計時,便覺可行,然又不舍兒子年幼,便離開身邊,尚自猶豫不覺。

不料數日過後,竟有一仙緣要落在其頭上,原來每每新國初立,便有當地仙家宗門出世前來扶持,不然這心立之國,便難以長久,話說仙師來到大唐,遍觀眾人,唯發現李密身懷靈根,於是揚言要將李密帶入宗門修行,日後仙法得成,再來保衛大唐。

大唐皇帝聞知自是欣喜,得知李密放心不下幼子,便下令原大唐國師玄奘將孩子領取,於鄰國一鎮外起寺,用佛法助李寒洗去身上汙濁。李密亦知修仙艱險,文成公主自然更不願讓尚是幼年的李寒前去犯險,此時有國師看護幼子,哪裏還不放心?於是兩人皆同意將李寒交予玄奘撫養,夫妻二人,便一同與仙師去覓那仙路,約定十年後再來取回李寒。

“這便是事情經過,當日大將軍虎軀搖擺、雙手顫抖的將你托付於我,你母親哭泣不止、滿目淚痕的離開,一幕幕,又好像就在昨日。”玄奘大師回憶著過去,亦是動情,緩緩的述說著。

而對坐的李寒,早已聽得呆了,顫抖的發出聲音“今日便是我十歲之日,怎的不見父母到來?”

玄奘大師不忍其傷心,便道“莫要著急,想來已在路上了。”又見李寒此時渾身已被汗淚浸濕,便又說道“還不快去洗個澡,莫非還要讓你父母見你這般模樣?”

李寒聞言一驚,方才發現自己已是一番狼狽相,想到父母十年不見,要來時看到自己這般模樣,豈不要將自己羞死?忙拜別玄奘大師,去自己房內提了水桶,裝好換洗衣裳,來去河邊洗澡。

李寒提了水桶,便要出寺門去河邊,不料慌忙之中,撞著一位香客,水桶滾於一旁,衣物散落一地,李寒個小,忙抬頭視之,隻見那香客身形八尺,一身黑衣,麵目青白,印堂紫黑,全無血色,甚是可怖,驚得李寒一聲大呼,嚇得坐倒在地,那香客望向李寒,冷哼一聲,也不怪罪李寒失禮,自往寺內走去。

李寒起身去撿起水桶,乘好衣物,自言道“這人雖長得嚇人,卻是我失禮在先,雖然他不怪我,可若下次遇見,一定要還禮才是。”

說著李寒便往河邊走去,邊走邊想著玄奘大師的話,想到父親是大將軍,母親是公主,不由心中歡快,又想到不是像自己從小猜測的那般,遭遇雙親拋棄,而是父親去做了那天上神仙,暫時將自己放在寺內治病,而現在十年過去,自己病好了,神仙父親就要來接自己回家了,這樣想著,李寒的腳步不由也快了起來,巴不得早點洗好澡,好回寺內去等待父母到來。

卻說那夏日河水,最是清涼,李寒到時,已有數十人在河段中間玩耍嬉戲,此時李寒卻沒有嬉戲的心情,三下五除二便脫光衣服,痛快的洗了個澡,穿起衣服便回寺廟。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