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莪術問碎米,出門的時候帶不帶傘。碎米說隨便。碎米心神不寧,她說隨便。
碎米找不到她的“藍眼睛”了。是蓬莪術從伊斯坦布爾帶回來,送給碎米的,碎米喜歡。可能是昨晚睡覺前,碎米隨手放失在什麼地方了,也可能是蓬莪術。
碎米流淚了,她很傷心。蓬莪術哄碎米,“藍眼睛”會找到的,找不到也沒什麼,她會給她再買一個。碎米破涕為笑,蓬莪術有這個本事。
蓬莪術和碎米,她們三天前住在上梅林,現在換到下梅林。下梅林是公務員小區,相對城中村,這裏安靜,租金比原來多二百二十塊,她們承受得起。
新居沒有陽台,倒也沒什麼。浴室大了不少,這個很重要。
蓬莪術在新租下的兩居室裏走動,很快看出了問題。
新居裏沒有桌子。可能原來有,房東搬走了。蓬莪術皺眉頭。她瞧不起詞對詞的翻譯軟件,手邊總放著老式的大厚本辭典,更多的是希伯來語文學和文獻學著作,加上原味榛子和自釀的梅子酒。沒有桌子她沒法工作。
“你第一,1969年版《希漢雙解辭典》第二,榛子和梅子酒第三。”蓬莪術鄭重其事地向碎米宣布。
碎米開心地笑。碎米喜歡蓬莪術鄭重其事,她鄭重其事的樣子像當家的。蓬莪術喜歡碎米的笑靨,她笑起來像火苗兒似的野蘭花。
這麼說,需要添置一張桌子。還要添置一些其他的零碎,比如碎米需要的砂紙和浮石什麼的,這些都需要到店裏去買。電腦和“支付寶”她倆有,宅族需要的一切她們都不缺。
她們去北環大道的“宜家家居”買桌子。
她們進入迷宮般的分類瀏覽區。她們選購的是大件,但碎米還是推著購物車。她扶著車,快跑兩步,身子吊在滑動的購物車上,溜出去一截,車停下,再歡喜地快跑兩步,吊上去。蓬莪術跟不上。碎米總是這樣,像個長不大的孩子。
她們經過床區,碎米突然站下,看一張木製的“漢尼斯”童床。
蓬莪術那個時候已經走到桌區,正琢磨買什麼樣的桌子。她發現碎米不在身邊。
蓬莪術一直牽著碎米的手,蓬莪術不讓碎米滑得太快。隻是在一個嬰兒車咿咿呀呀過來的時候,兩個人短暫地鬆開,以後又黏上。蓬莪術不清楚什麼時候鬆開了碎米的手,讓她和購物車失蹤了。
蓬莪術回頭去找碎米。
碎米在那張藍色的“漢尼斯”童床前站著,一臉呆相,購物車被冷落在一旁。蓬莪術問碎米怎麼了。碎米醒過神來。
“我沒見過這樣的床。”碎米說。她的意思是,這張床在她的經驗之外。
“適合你。”蓬莪術開玩笑。
“你確定?”碎米回頭看蓬莪術。
“試試。”蓬莪術慫恿碎米。
“宜家”的家具是能試的,“宜家”好就好在這裏。
碎米的鞋是那種沒有絆的,也沒有花飾。她脫了鞋,山嵐一樣爬上童床,小心地躺下。先是平姿,然後翻身趴著,後頸朝上,過了一會兒換成側著的姿勢,臉蛋兒枕著鬆軟的床墊,閉上眼睛,一點一點蜷縮起身子。那個樣子幸福死了。
蓬莪術看碎米和童床親近的樣子,心裏湧過一絲不舒服。但也僅此而已。
“好了。”蓬莪術說。
“沒好。”碎米說。
“玩一會兒就行了。”蓬莪術說。
“不行。”碎米說。
“碎米?”蓬莪術說。
“我困了,我得睡一覺。”碎米說。
“得決定買哪張桌子,有很多桌子。”蓬莪術說。
“你決定,離開的時候叫我。”碎米說。她眼一直閉著,沒有睜開。
蓬莪術就走開了,自己去看桌子。
一個小時後,蓬莪術拿著填好的訂單回到床區。她為自己選了一張北歐鄉村風格的“賴爾多”組合式工作台,帶移動文件櫃那種。工作台非常實用,抽屜有製動裝置,這適合她。她常常被滑出的抽屜砸了腳。考慮過電腦和辭典之外其他區域的功能布置,她打算以後再做些小改裝。總之,她很滿意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