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獨釣寒江雪柳宗元的硬骨頭人生(2)(1 / 3)

柳宗元和劉禹錫考上進士的時候,王叔文跟隨太子李誦差不多有10年的時間了,深得太子的信任。李誦為什麼信任王叔文,除了他自身的才學,更重要的是他為太子解了很多難題。對此,我舉一個例子說明,《新唐書》中有這樣一個記載:“太子曰:‘寡人方欲諫之。’眾皆稱讚,叔文獨無言。既退,獨留叔文,問其故。對曰:‘太子職當侍膳問安,不宜言外事。陛下在位久,如疑太子收人心,何以自解?’太子大驚,因泣曰:‘非先生,寡人何以知此?’遂大愛幸。”

有一次,李誦跟身邊的人商量著準備給皇上的朝政提點意見。李誦的本意可能是為了凸顯自己的能力,好在他老爸麵前顯擺一番。於是,大家都挺踴躍的,隻有王叔文一個人沉默不語。下來後,李誦就問他怎麼不說話呢?王叔文說,如今的皇上猜疑心很重,你作為他的兒子應該多關心他的身體,為什麼還要急著去提那些朝政意見呢?弄不好,他會懷疑你的動機,你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李誦一聽,頓時恍然大悟,流著眼淚說,你真是我的救命之人啊!過不是你,我肯定要吃大虧了。經過這件事,李誦對王叔文更加信任。

可能有人要問,劉禹錫又是怎樣認識王叔文的呢?劉禹錫由於在東宮做官,就這樣結識了王叔文。柳宗元、劉禹錫、王叔文以及像柳宗元、劉禹錫一樣的血氣方剛,誌向遠大的一批年輕人走到一起,勢必會弄出事來。那麼,他們到底弄出什麼事來了呢?

2

也正如王叔文所說,作為太子的李誦應該多關心他老爸的身體,貞元二十一年,即公元805年,唐德宗病危。不但他病危,連李誦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據史料記載,是患了中風,連話都說不出來。這種病就連現在都不好醫治,何況古代呢?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以王叔文為核心的革新集團坐不住了,他們計劃著讓太子李誦即位。

可麻煩事又來了,首先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太子李誦患了中風,說不出話來,你總不能讓一個說不出話的病人當皇帝吧!當然,這是按照一般的推斷,也正是因為這個推斷,那些反對革新的頑固派就陰謀計劃著另立皇帝。這下問題嚴重了,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幫手,現在力量不是薄弱嗎?招一些重量級別的人幫助,力量就強大了。

於是,革新派就找到了宦官李忠言以及唐德宗身邊的紅人昭容牛美人。什麼是昭容,簡單的說就是宮廷女官名。比如,在《舊唐書·後妃傳上·中宗上官昭容》記載:“中宗上官昭容名婉兒”。意思是說做這個昭容的名字叫做上官婉兒。那麼,昭容牛美人,就很好理解了。這個牛美人深得唐德宗的寵愛,勢力不可小視。但光有這兩個人還不夠,還需要多找一些人,革新派又聯合了其他幾位重要的大臣,大意是說,我們現在力量薄弱,你們不能見死不救,希望能幫幫我們。由於李忠言和牛美人本來就同情革新派,自然支持,至於其他的一些重要大臣,也是不願意看到太子李純趁人之危奪位。

這樣一來,革新派力量就強大了,挫敗了反革新勢力另立皇帝的陰謀。那麼,李誦就成功即位了,是為唐順宗。唐順宗一即位,那王叔文自然會受到重用。革新派的核心人物受到重用,那柳宗元、劉禹錫一幹人等,也會受到重用。王叔文一個人手攬翰林學士、度支、鹽鐵轉運副使三大要職,將財政大權緊緊抓住,王叔文的這一招挺英明的。財政大權到手後,革新派就開始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曆史上將這次改革稱之為“永貞革新”。

其實,永貞革新最後是失敗了的,革新派掌權不過146天而已。盡管王叔文抓住了財政大權,但還有一樣他沒抓住,這一樣至關重要,就是兵權。換句話說,隻有抓住財政大權以及兵權,那改革才會成功。再說直白一點,革新派如果能處理好藩鎮勢力那一塊,得到他們的支持,然後奪取京城禁衛軍被宦官掌控的軍權,再加上掌握的財政大權,那改革就可以成功。當然,關於永貞革新失敗的原因還有其他一些,這裏不在一一敘述。

我們先來看革新派的主要成員都有哪些。前麵已經提到有三位了,即王叔文、柳宗元、劉禹錫。剩下的幾個分別是韓泰、陳諫、韓曄、淩準、程異、韋執誼。這一大幫人走在一起,不搞出點名堂那就太奇怪了。那麼,永貞革新的內容都有哪些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1.罷宮市以及五坊使。白居易有篇文章叫《賣炭翁》,就是對宮市罪惡的揭露。唐德宗以來,很多宦官經常借為皇宮采辦物品為名,在街市上以買物為名公開搶掠。其實,早在李誦做太子的時後,就想對李誦進言希望通過他讓唐德宗取消宮市的。由於當時王叔文害怕唐德宗懷疑太子收買人心,而危及太子的地位,所以此事即擱淺了。現在改革正式開始,那肯定是要罷宮市的。

五坊使就是前麵講到的“五坊小兒”,即雕坊、鶻坊、鷂坊、鷹坊、狗坊。這幫“五坊小兒”常以捕貢奉鳥雀為名,對百姓進行訛詐。五坊使取消,勢在必行。

2.嚴懲貪官。這個很好理解,貪官不除,禍害百出。革新派對此是深惡痛絕。有一個叫李錡的官員,此人是浙西的觀察使,原先兼任諸道轉運鹽鐵使。這個人貪得無厭,他利用職務之便,乘機貪汙,史書稱他為“鹽鐵之利,積於私室”。革新派當權後,罷免了他轉運鹽鐵使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