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五年的六月,即公元260年,15歲的曹奐即位,曹奐就是魏元帝,而這一年,年號也更換了,為景元。曹奐做皇帝的時間不長,因為在五年後,政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曹魏政權已經日落西山,再也沒有東山可起得機會了。
就在曹髦被殺(限於篇幅,不再累述,隻做簡單交代:曹髦於甘露五年的五月被太子舍人成濟刺死。據說,曹髦死得很慘,成濟將長矛一槍從胸口刺穿到後背,可謂是凶狠至極)後不久,山濤收到了一封讓他相當震驚的信。原來,寫這封信的不是別人,正是嵇康。這就是曆史上所說的嵇康絕交山濤。我們可以想象得到,當山濤看到嵇康寫給他的絕交信的內容時的那種震驚與痛苦。然而,我現在要說的是,嵇康絕交山濤的真相到底是什麼?這裏麵又有多少鮮為人知的秘密?
我們知道,自從山濤投靠司馬師後,他可是順風順水,一路走來,過的“舒適”得很。為什麼山濤就能過得很“舒適”?為什麼他做官就沒有危險?其實,道理很簡單,但做起來可不是誰人都能把握得好的。那麼,這其中玄妙之處到底都有哪些呢?對此,我的總結有以下幾點:
1.山濤懂得如何經營政治,同時也具備卓越的才幹。也就是說,山濤這個人是塊做官的料,更是一個有作為,也能安身立命的知識精英。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就曾這樣評價過山濤,“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世說新語·賞譽》)。王戎認為山濤這個人像璞玉那樣渾樸大氣,能給人一種知識淵博,才氣逼人,從容不迫的感覺。想這樣的人,無疑是從政的好手。而且,山濤這個人,他跟阮籍有著很大的區別,阮籍是什麼事都不幹,光領工資。這還不算,還要時不時得弄出點動靜——給自己捅婁子。山濤呢?他可是有作為的,在其位謀其政,幹了不少實事。如此一來,司馬氏集團的人喜歡他,老百姓也喜歡他。
2.山濤為官有原則,克己奉公。這一點可以看做第一點的延伸。我們知道,不管你官大官小,如果你一做官就隻想著為自己撈好處,時間一長,自然原形畢露,樹敵頗多。山濤做官後,並沒有大肆撈油水,而且,他也沒有讓自己的家裏人“占什麼便宜”。我說這個絕不是亂說,而是有根據的。司馬氏對山濤的這中表現很是欣賞。比如,司馬師知道山濤家裏窮,他就經常資助山濤,送衣送錢之類的東西為數不少。對此,我舉幾個例子加以說明。有一次,皇帝曹芳賞賜給司馬師一件春服,司馬師接收後,並沒有給自己所用,而是轉賜給了山濤。山濤的母親年老體衰,行動不方便。司馬師還給特意給她弄了根蒺藜木做得手杖。司馬昭更是直接送錢送糧食。據說,有一次居然送了20萬的錢,200斛的穀物。你說,如果山濤是那種隻想為自己撈好處的人,他家何至於連衣服、錢、糧食都缺。正是因為山濤這種高尚的做法及行為,使得司馬氏對他厚愛有佳。
3.山濤與司馬氏有淵源,是親戚關係。這樣一來,至少可以說明一點,他們之間沒有對立麵。更何況,現在是司馬氏的天下。以前還存在著站隊問題,現在這個問題已經不存在了。無論於公於私,山濤沒有必要像阮籍、嵇康那樣時不時要弄些事出來。
然而,正當山濤是如魚得水,一切順順當當的時候。嵇康卻是很多事都不順心。嵇康這個人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他書生氣太重,不願意入流司馬氏,也不願意臣服於司馬氏為其所用。一句話,骨頭硬得很。我們知道,司馬氏的做事手段,那可是相當有門道,他們有的是辦法整治你。可惜的是,嵇康卻不以為然,認為自己做一個閑雲野鶴之人,司馬氏拿他就沒有辦法。可是,我要說,山濤看出問題的嚴重性了,你嵇康或許就要有災難了。因此,重情義的山濤就想法子救嵇康。想什麼法子呢,山濤做的很有水平,你嵇康不是不願意接受司馬氏嗎?那好,我把我自己的位置推薦給你,我到別的地方去做官。這樣一來,至少說是我山濤從兄弟朋友的角度幫你,而不是直接讓你接受司馬氏的召用。那麼,從感情上講,會讓嵇康好受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