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澄首先把大拇指一伸,連說:“好,好,老弟真行!怪不得你有那樣好兒子。可惜我和張賢弟當年隨軍平過幾次民變,多殺了幾個人。周老師生前心有成見,不常往來,你又不肯到我家。本鄉有這樣的好人,我弟兄竟不知道。今天才看出你父子的才幹!我們隻是有錢,什麼事也辦不來。今天全靠你父子和眾位鄉親辦成這場善舉。你說怎麼辦都行,隻管做主好了。”
嶽和謙謝了幾句,便命嶽飛、湯懷騎馬前往迎接難民。張濤見饃已蒸好不少,便命張顯帶了八個莊丁,拿些蒸饃一同跟去,先散給那些老弱婦孺。嶽飛知他一片好心,不便勸阻,隻得暗告張顯:“到時要防難民爭食,以免發生傷亡。”三人馬快,二十來裏路轉眼就到。嶽飛忙命張顯和抬饃的莊丁在相隔二裏路外擇一高坡停下,自和湯懷迎上前去。
這兩起難民,都因童貫、蔡攸兵敗,由燕雲一帶逃來,所受苦難更多,走得又十分淩亂,一個個衣不蔽體,周身泥汙,傷病狼藉,多半是一步捱一步,拖著沉重疲乏的身子,勉強掙紮在道路之上,呻吟悲號之聲不絕於耳。因剛脫出敵人羅網,沒有王家門前那些難民悲憤激烈的情景,看去越發又使人心酸難過。
嶽、湯二人騎著馬一路喊將過去,一會便自傳遍,紛紛稱謝,歡呼起來。二人忙趕回,幫助莊丁散饃與婦女幼童和傷病年老、餓不能行的難民;餘者另由莊丁引送同行。嶽飛等回到湯家,紳富均已來齊。湯永澄早就備好酒筵,連嶽和也被強請了去。嶽飛等四小弟兄,也命陪坐。
王明是當地首富,張、湯二老又是告老還鄉的武將,有這三人一承頭,來的人全照三人分派的數目答應下來。有兩個喜歡錦上添花的,又提議搜集一些破舊衣服,分與難民中的婦孺。
嶽和先照著湯、張二老的意思和難民說好,隻留他們住上三日,稍息疲乏,本地如其不能謀生,便請上路,以免地小糧缺,後來的難民無法供應。眾難民知道這是地方上的善舉,並非官家放賑,除傷病不能行路之人已另有安排而外,俱都謝諾。
嶽和見春雪還未化完,夜寒猶重,這許多的難民如今野宿在泥水地裏,多半非生病不可,便乘眾人熱火頭上,說了出來,眾人因難民共有兩千多,蓋房萬來不及,都覺是件難事。嶽飛想了一想,便和王貴耳語了幾句。
王貴少年好勝,巴不得人前顯耀,忙起立道:“隻要有草和竹竿木頭,再派上凡十名莊丁,我們今夜便可搭出幾百間席棚來了。”
王明撚髯笑道:“貴兒你好大口氣,半天工夫蓋幾百間席棚?紙糊也來不及。還是你和三位師兄商量商量吧。隻要你真有這樣能幹,休說草和木頭,用什麼東西都是我的。這不過暫時搭蓋,難民走後,還不是一樣有用麼?”
王貴暗中直拉嶽飛,急切問答不出話來,臉漲通紅。嶽飛隻得從容起立,躬身說道:“王師弟說得不差。他早和我談過,自來人多好辦事,去掉難民中的老弱婦孺,至少有一小半人力可用。人力不愁,要緊的是布置和領頭的人。除數十個能幹的莊丁外,最好把每位府上的木工泥匠都請來幫忙,二三百間席棚,今晚定可搭好。”隨將辦法說了出來。
眾人隻聽出嶽飛父子蓋過兩次草房,能計算出人力時間,別的還不知道。張、湯二位老將卻早聽出嶽飛所說,都按兵法部署,暗中大是驚奇,見眾人還在紛紛討論,恐房蓋不多,難民搶著往裏住,惹出事來,忙說:“我二人敢保他四弟兄說到做到,真要是趕不上,把我們二人的房子讓出一半給難民住好了。”
王明一聽有這二位撐腰,巴不得兒子露臉,首先讚妙,眾人自無話說。當時議定,就命王貴等四小弟兄領頭監工,依言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