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3)

宋朝平日大將待遇最優,但統兵極少,連韓世忠在抗敵之時,本軍都未超過三萬人。嶽飛雖號常勝之軍,先前地位在當時諸將帥之下,所統人馬又少,即使所見與朝廷相反,趙構還是相當信任。自從持節封侯、平了楊麼以後,漸漸兵多將廣,軍容日盛。加上奸臣常進讒言,由不得使趙構生出顧慮。一聽秦檜這種說法,除怕趙桓回來奪他的地位以外,又多了一樁心病,當時嚇得汗流浹背,連說:“丞相真個老成謀國,慮得極是。”忙傳特旨,命嶽飛急速班師!

嶽飛知是奸臣賣國,暗助敵人的陰謀毒計,立時回奏:“金人銳氣已喪,盡棄輜重,疾走渡河。而我豪傑向風,士卒用命,時不再來,機難輕失……”不肯班師。

秦檜知嶽飛誌不可奪,又對趙構說:“陛下隻許臣便宜行事,臣定將嶽飛召回。倘若叛變,斬臣以謝嶽飛便了。”趙構將頭微點,秦檜得了默許,大喜辭出。首先把張俊、劉錡、韓世忠、楊沂中等全軍召回;再連發下金牌詔旨,立逼嶽飛班師。

各路金兵先後受到劉錡、吳璘、韓世忠等猛擊和牽製,嶽飛更是他的死對頭,兵強將勇,銳不可當。先占據的兩河城邑,多被各地義軍奪回,鬧得金兵夜不安枕,前方士氣更是消沉。連兀術那樣素來剛愎自信的人,都時時刻刻打點著逃亡的主意。嶽飛這麵卻是全軍士氣高昂,忠義奮發,隻等一切準備停當,便要一舉收複中原,直搗黃龍。雙方優劣勝敗之勢,已成了極鮮明的對比。

這日清早,嶽飛召集眾將指示機宜,準備全軍出動。有幾路奉命先行的將士,已然整裝待發,一個個精神抖擻,勇氣百倍。正在非常緊張興奮頭上,忽報朝廷降下詔旨,嶽飛前數日又曾上過請命各路將帥一同進攻、一舉收複中原的奏本,全軍將士都以為是朝命犒軍,並許出戰的好音。等把欽使迎進,一宣讀詔旨,竟是促令班師,不許遲延。下餘都是一些無恥的舊套和敷衍的廢話,不禁大失所望。

嶽飛還能強忍悲憤,將士們卻憤激起來。來使正是糧餉萬俟卨,偏不知趣,開口“秦丞相”,閉口“秦丞相”,立逼嶽飛要討回話,問幾時班師。張憲首先忍不住怒火,抗聲問道:“欽使一句一個秦丞相,難道這詔旨是秦丞相下的麼?”

萬俟卨惱羞成怒喝問道:“我奉聖旨而來,你是何人?也敢在旁多口!”

張憲大聲道:“未將副都統製張憲!事關國家安危,有話自然要說。”

萬俟卨先聞張憲英名,又見他身材高大,威風凜凜,說時,雙目正注自己,英氣逼人。不由吃了一驚!還未及答,牛皋也插口問道:“我等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好容易把金兵殺得大敗。眼看收複中原,為國雪恥,你偏一句一個秦丞相,要嶽元帥退兵,難道此是秦檜的主意不成?快說!”

萬俟卨見牛皋聲如洪鍾,須發皆張,旁立諸將都是滿麵怒容,越發氣餒心寒,隻得強賠笑臉道:“牛將軍不可多疑。這樣大事,若非出自聖命,誰敢妄為?不過秦丞相乃朝廷心腹重臣,他的意思也就是聖上的意思罷了。”

嶽飛哈哈大笑道:“欽使此言差矣!你隻知當朝首相是朝廷重臣,可知君優臣辱,君辱臣死的道理麼?我奉的是朝廷詔旨,不是接了秦丞相的私書。如今十萬大軍與敵對峙;還有數百萬百姓在此,都不能棄之而去。不問班師與否,均須有個安排,這不是兒戲的事。欽使請先回朝,我自行回奏好了。”

萬俟離不敢再說,隻得負愧告辭。嶽飛仍以禮送,隻是不再和他交談。萬俟卨走到外麵,見全軍將士都以怒目相視,嚇得連忙上馬馳去。嶽飛回與眾將幕僚計議,眾將紛紛開口,都說:“勝而讓敵,從古所無。此事不是奸臣矯詔,便是朝廷受了奸賊蠱惑。望元帥以國家百姓為重,乘著回奏的幾天工夫,提前出戰。先使金兵全軍覆沒,攻下汴京,生擒了兀術,再看朝廷有何話說。”

嶽飛本就有此打算,剛說“這樣也好”。跟著連接探報,張俊、劉光世、楊沂中等將帥首先撤兵,連劉錡、韓世忠也連奉詔旨,不得不收兵退去,各路金兵因知兀術危急,都往汴京這麵趕來。嶽飛滿麵愁容,仔細想了一想,和眾將一談形勢和敵兵的來路,覺著搶前出戰還來得及。隻將兀術擒住,下餘各路金兵不戰自亂。正忙命黃機密速寫奏疏,一麵升帳準備發兵。不料又有急詔到來,大意是說:“我軍糧餉不繼,不耐久戰,各地大軍盡撤,金人已答應還我失地,送還兩宮,嚴令即日班師,不許違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