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回答寶寶的尷尬問題
5月1日星期四晴
我生活和工作的這座城市,總有太多美麗感悟的瞬間撲麵而來,或錦城飛花,或林蔭盡染,或小橋流水,或嫋嫋炊煙……五月,這個悠長而爛漫的假期,我怎會錯過與美麗相約的時刻?我不愛去人多的地方,覺得那裏的風景被人潮衝散了,而這片湖在城市被人遺忘的角落,每到假期,我都要去一去那裏。
今天一大早,我和老公帶著小天來到了湖邊。小天帶著小小的漁網和水桶,興致勃勃地在湖裏撈魚,我和老公則躺在後麵的草地上,享受陽光的沐浴。
“媽媽,看,我逮到一條金魚!”小天興高采烈地提著水桶跑到了我們身邊。
“這應該是野生的吧?”我看著小金魚機靈地竄來竄去,把水麵驚起層層的波紋,似乎很有野性。
老公卻撲哧笑出聲來,說:“這年頭,哪還有野生的金魚,可能是別人養在這兒的吧!”
“媽媽,什麼是野生?”小天加入了我們的談話。
“就是沒有人類的幹預,在野外繁殖的動物,就是野生動物。”我耐心地給小天說。
“那我是不是野生動物?”
“哈哈,人可不分什麼野生不野生,你是爸爸媽媽生的寶貝兒!”老公一邊哈哈笑著一邊給小天解釋。
“那你們是怎麼生出我來的?”小天接著問。
老公尷尬地把頭轉向我,瞬間,我的腦海裏蹦出許多答案:在家門口撿的;變魔術變出來的;送子觀音送來的……這樣對孩子解釋應該不好吧?
“這個問題,回家後媽媽給你好好講解一下!現在快把這條小魚放生吧,你看它在水桶裏多不自在!”我用了“緩兵之計”,還好,小天當時的注意力被金魚吸引,沒有繼續追問。
回家之後,累了一天的小天忘記了這個問題,我卻一直記在心裏。今天晚上,我一定要想出一個很好的解釋,明天說給小天聽。
寶寶對於自己從哪兒來的問題很好奇,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常不知道怎樣回答這個棘手的問題,有些爸爸媽媽甚至還會覺得很難為情,因為他們認為,性教育就是告訴寶寶有關性交、懷孕和生育的“真相”。於是,有的媽媽會騙寶寶,說他是從路邊撿來的;有的媽媽幹脆假裝生氣地說:“小孩子瞎問什麼!”以此來回避這類尷尬的問題。雖然很多爸爸媽媽都知道,這樣回答是不科學的,但對於寶寶的這類問題,他們還是不知道怎麼回答好。看看下麵的建議吧!
1.循序漸進地告訴寶寶性知識
從寶寶的幼年時代起,爸爸媽媽就應該讓他知道“性”的基本常識。在一開始讓寶寶認知他的身體的時候,就該保持坦誠並且一以貫之的說法。在寶寶日漸長大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再逐漸地把更複雜的過程詳細敘述給他聽。經過這種方式,寶寶對“性”就能有堅定而持續的認知基礎。
2.不要長篇大論地進行“演講”
回答寶寶提出的問題前,爸爸媽媽要仔細傾聽寶寶問的是什麼,然後隻回答寶寶問到的,不要長篇大論。如果寶寶問的問題不明確,可以反問寶寶“以什麼樣的方式?”或“你說什麼?”不要做冗長的演講,這會使寶寶感到困惑或引起誤解。非正式的自發交流是最佳的,爸爸媽媽可以簡潔明了地向寶寶敞開進一步討論的大門。
3.委婉的講解可以化解尷尬
早一點開始給寶寶講講有關“性”方麵的知識,對寶寶今後心理的健康發展很有好處。如果父母覺得難以啟齒,可以委婉地對孩子進行講解。比如可以借助一些漫畫書,通過生動有趣的比喻和畫麵,讓寶寶了解“性”,消除他對“性”的神秘感;媽媽們也可以把自己懷孕後每一階段的照片拿給寶寶看,讓寶寶看看自己隆起的肚子,告訴他那就是他生長的地方……這些委婉的講解都會有效地化解爸爸媽媽的尷尬。
4.寶寶不問並不代表他不想了解
有些寶寶並不會問這類尷尬的問題,所以這些寶寶的父母多少會“慶幸”自己“逃過一劫”。其實,寶寶不問不等於他不想了解,他們不問有許多因素,可能是出於比父母還害羞的心理才難以啟齒。這時候,就更需要爸爸媽媽大大方方地給寶寶講解一些有關“性”方麵的知識,讓埋在寶寶心中的疑惑自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