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成情人還是朋友。”是不少情侶的夢想。和G君分手後,我們仍像朋友般來往,閑時一起看場電影,或上某間新開張的餐館嚐個新鮮。分手 3個月,又逢商家摯愛的“情人節”,本以為,落單的我再不能為鮮花市場貢獻人民幣了,那天卻收到G君送來的一束黃玫瑰。精致的卡片上,G君鄭重其事地寫“黃玫瑰象征友誼,你永遠是我最好的朋友。”在這個愛情的速食年代,還有一個人會在情人節那天,花重金向我許諾永遠。感動之餘,我暗自發誓,無論世事變遷,我願為他,不遺餘力。
分手後3年,我有了固定的新男友,G君依舊孑然一身。情人節不再需要他的花束為我打圓場,但每年我的生日,他必送我一件精致的禮物。他搬新家那天我去幫忙,在他的沙發上看見一張桃紅色羊絨毯,我打趣說“這毯子的大小正合適鋪在我的床上。”3天以後,他打來電話,“你不是喜歡我的毯子嗎?我特地去樂安居買了張新的給你。”
每一位女子,都渴望被重視和惦記,無論那份感情,是否與愛有關。盡管分了手,因為G君的情誼,他在我生命中始終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無極》公映時,我想方設法多弄一張入場券,讓G君進電影院一覽明星風采;禽流感肆虐時,我托人從湖南帶回醃雞臘鴨,鄭重地交代G君“饞了就吃這些家禽吧,雖然不新鮮,但保證安全。”對於一個舍得為我花錢的男人,我當然也不會吝嗇給他關懷。
隨著和新男友的關係越來越親密,和G君的聯係也日漸疏冷。“六一”那天,猛然記起以往每年兒童節,G君都會送我禮物。於是約他出來吃飯,飯桌上,我滿懷期待地說:“那天在雜誌上看見一條純銀手鏈,好漂亮的。”他沉默片刻,一臉正色地對我說:“首飾太貴了,我要存錢買車娶老婆,一會請你吃杯雪糕充數吧。”
他眼內的漠然刺痛了我,原來我們之所以漸行漸遠,不是因為我變忙了,而是因為他徹底放棄我了。男女之間,從來就不存在永遠,從愛情變作友情,再由友情淡化為事不關己。若非他頻頻送我禮物,我大概早已忘了他是誰,若非他不再舍得為我花錢,我也許遲遲放心不下他。愛情結業後,每個人都會謀算另一段感情的開張,而一段感情真正的結束,是從一方不肯再為另一方花錢開始的。當一個人,真正開始為自己打算時,以往愛過的人,就不值一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