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那短暫的一個月的愛情以後,她才深刻理解西方哲人的那句經典警句:“如果不能成為別人的禮物,就不要進入對方的生命。”
立秋那天,她與他在一個媒體活動中結識對方,並且一見鍾情。他告訴她,自己有一個交往4年的女朋友,並計劃半年後結婚。“但是,我遇見了你,除了心亂如麻之外,所有的人生規劃都被打亂了。”如果他存心隱瞞他的感情狀態,她一定會鄙視他,甚至視他為輕薄的登徒浪子。然而他如此真誠直率,既不掩飾自己即將結婚的事實,也不掩藏對她的愛悅之情,她反倒為他的誠懇所撼動。他猛烈地追求,她猶豫犯難,倘若她正當年少,自不必與帶愛在身的男子糾纏。然而她剛度過30周歲的生日,對於一個30歲的女人而言,動心已不易,何況是一見傾心的驚喜?年紀越大,可以交付給戀愛的勇氣和感情就越少,掙紮再三,她接受了他的追求,並與他約定:“愛在當下,隻爭朝夕。無論這段感情的走向如何,說好了,最後我們都不嗔不爭、不怨不悔。”
他的女友在異地工作,因此她自欺欺人地想,“眼不見為淨,心不想為靜。假設他仍是單身,我就不會因此而痛苦。”然而和所有愛情的“遲到者”一樣,無論他們如何謹慎回避,另外一個女子的存在,始終橫亙在他們熾烈的熱戀情緒中,無處躲藏。第一次去他的公寓為他做飯,她假裝看不見那雙擱在門背後的粉色女士拖鞋,也佯裝看不見洗衣婁裏那條絳紫色的真絲睡裙。她像女主人一樣,穿著自帶的休閑服與拖鞋,在廚房為他切菜搗蒜,忙得不亦樂乎。忽然之間,他衝到廚房衝她比個安靜的手勢,神情緊張地囑咐:“她來電話了,你先停一會,千萬別弄出聲響來。”她不斷暗示自己忽略的現實,便在此刻洶湧而至,挑釁她原本愉悅的心緒。任他們再鍾情再相愛,她仍是個不合法理的插足者,隨時會被他晾在一邊,毫無尊嚴地沉默與等待。愛情是不容分享的,從另一個女人身邊借來的男人,如同童話故事中皇帝的新衣,她以為得到的愛戀,其實無所依附。
和所有愛情拉鋸戰一樣,她屢次想分手卻經不住他的苦苦哀求與挽留,兩個接近中年的男女,就這樣糾纏拉扯地愛著,時而甜蜜,時而痛心。相戀“滿月”那天,他對女友撒謊說要出差,阻止了女友的到來。從清晨到日暮,他全心全意地守在她身旁,兩個人一起喝早茶、逛街,爬山觀日落,像孩子似的在電玩城裏癲狂地追逐打鬧,她滿懷欣慰地說:“我以為我再也沒有愛的能力了,謝謝你讓我找到回初戀的激情。”在港式甜品店吃得肚滿腸肥,出來抬頭便看見滿天星月,她心滿意足地想,“是了,這就是我要的愛情,快樂而美滿。”就在這時候,他接到女友的電話,女友說已經抵達公寓等著他出差歸家。方才飽漲的快樂情緒,霎時跌到冰點,她頭也不回地離開,那個口口聲聲說最愛她的男人,眼睜睜地看著她漸行漸遠,卻緊握手機跳上的士,趕往與她背道而馳的公寓。一邊是等待他的女友,一邊是正在離開他的情人,男人卻毫不猶豫地奔向前者。她終於明白,對於愛情而言,三個人的世界太擁擠,無法容納多餘的後來者。無論她多麼努力去愛他,最終還是會被遺棄在兩人世界之外。
隻需要往後退一步,淩厲的三角關係就會拉成柔和的圓。那晚之後,她退還他送的禮物,不接他的電話也不回複短信,對他避而不見。因為她突然放手,先前說好的“不嗔不爭、不怨不悔。”都成了空話,他像頭暴怒的小獸埋怨她的決絕,嗔怪她的無情。“你隻是想玩一場愛情遊戲吧?對我厭倦了膩味了就逃跑,謝謝你的決絕,否則我不會知道她才是對我不離不棄、值得我珍愛一生的好女人。我不愛你了,再見!”收到他這條分手短信,她怔怔地哭了,良久,嘴角微微上揚,欣慰地笑了。
所有的愛情都隻有兩條出路,愛或者不愛。三個人的糾纏,每個人分到的感情都是殘缺的,愛得不完整,不如不愛。既然她無法成為他的禮物,至少她可以阻止自己成為錯誤。若非她的決絕傷了他的自尊和感情,他或許還會在兩個女人間搖擺不定。她知道他是真的不愛她了,甚至對她心存怨恨。貪心的他不會懂得,她是因為無路可走,無法再愛,才不得不決絕離開。
或許他永遠無法理解,她因為深愛,所以決絕。但是有什麼關係?聽說他提前結婚的喜訊時,她流淚眺望遠方,在心中默默祝福他:三個人之中,有兩個人幸福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