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的政府正麵臨層出不窮的公共問題的挑戰,如產品質量、食品安全、環境保護、公共健康、國土安全和危機應對等。許多研究表明,跨邊界信息共享是應對這類公共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而在眾多影響跨邊界信息共享的因素中,有效的領導力被普遍視為一個關鍵的影響因素(Eglene et al.,2007; Gil-Garcia et al.,2007)。
全球化的不斷深入進一步擴大了這些傳統公共問題的範圍,使之超越了傳統的國界,因而愈趨複雜與難解。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需要一個國家內各部門間的協同,更需要跨越國界或政治轄區的合作。各國的信息化部門領導需要思考這樣一些問題:其他國家的領導是如何推動跨邊界信息共享的?采取了哪些具體行動?這些行動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的?哪些是可供本國借鑒的?而哪些是無法直接照搬的?通過在不同國家開展領導力行為研究,並進行相互比較,有助於回答這些問題,促進國家間的相互學習和借鑒,並進一步推動世界各國共同應對全球性公共問題。
上個世紀以來,許多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學者們已深入探討了有效領導力這一問題,並在理解領導行為上取得了許多進展。然而,這些領導力理論更多反映了西方國家的文化特征,無法依此構建可普遍適用於其他文化的領導力理論(Smith et al.,1996)。同時,多數領導力理論起源於對私有部門的研究,而非公共部門。而且,隻有少數學者探討了跨邊界信息共享背景下的領導力問題,這一情況下的領導力與單一官僚組織中的領導力具有很大差異。對於領導力的跨國比較研究,雖然學界已構建了一些有效的跨國領導理論,並開展了一係列的實證研究,卻隻有很少研究是針對公共部門的領導人開展的,而針對跨邊界信息共享或合作網絡背景的研究就更為鮮見。文獻綜述發現,目前尚缺少對中國國情下的跨邊界信息共享中的領導力行為開展的研究,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的跨國比較研究。
因此,本書將在中國環境下對跨邊界信息共享中的領導力行為開展研究,並進一步在中美之間進行比較分析。本研究的學術價值在於將目前國外有關跨邊界信息共享的領導力行為的理論置於不同的國家環境和政策領域中進行檢驗,從而發現許多在當前研究中未引起重視的新變量,並將其引入現有的理論框架,拓展領導力理論。
此外,本研究還將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研究成果有助於領導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釋跨邊界信息共享下的領導力行為及其國情環境,避免在對其他國家的文化、政治、經濟和社會缺乏深入理解的情況下,就盲目地將一國的實踐移植到另一個國家,從而規避風險。同時,在跨國合作中,本研究的結果也有助於領導者在中外合作中增進相互理解,避免在對他國情境和領導力行為全無了解甚至誤判的情況下作出決策,從而提高跨國合作的決策與管理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