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的今晚,同樣坐在書桌前,心裏想著去BJ的路,那是一種擔憂與忐忑。而今的一切已經落下了帷幕,路上的所有亦定格為永恒的記憶。永遠記得自己在二十歲生日過後的第一個寒冬臘月瘋狂地踩著單車去了BJ。在家老老實實陪雙親過完了二十個春節大團圓之後選擇了和一群朋友去BJ流浪,不知老來會不會對現在我的所作所為哭笑不得呢?不管怎樣,可能這也許是迄今我人生中最為瘋狂的一瞬。
從武漢到BJ,跨過長江黃河,穿過河南HB,全程1400餘公裏,用時11天。我和我的夢想朝著寒流相反的方向,一路向北。看著前方不斷變化的指示標牌,腳下的車輪所吻過的每一寸土地都給了我莫名的親近感。不知道那時的我是怎樣的想法,可能是衝動,可能是不計得失的瘋狂,遙想自己一路到底的堅持而不是循著慣例三分熱度的放棄,心裏頓時也多了幾分決心和毅力。生命中總是有許多事情值得我們去認認真真做完,懷著一顆虔誠的心,不想絲毫懈怠。
農曆2013年臘月十九的清晨,江大的校園格外寧靜,東方的紅日緩緩地倚著三角湖畔錯落有致的白色小樓,多了幾分韻味,回頭看看後麵的路和兩旁的草木,想著就這樣告別2013年的校園,心裏似乎還缺少什麼東西,有種舍不得的依戀。
清晨的空氣很好,灑水車走過馬路一掃江城的灰霾,我想用這樣的方式迎接這個城市新的一天是再好不過了。收拾完行囊,待一切準備好之後,我們按照預定的計劃該出發了,感謝那一群送我們出發的人,永遠記得你們那時的每一個眼神。
出發的路上,心情很激動,宛若掙脫繩子的風箏,想飛得更快更高,心中充滿憧憬和期待,在接下來的騎行日子裏是不是每天都會遇到很多有趣的事情呢?我們離開了武漢,正式踏上了G107國道,我們的夢想將從這裏起航。
路上的天氣很好,乘著一下子爆發的興奮勁兒不知不覺騎了好遠,馬路上的“鄂A”車輛漸漸消失在視線中,第一天的下午兩點,我們到了距離武漢70公裏之外的孝感,這是我們行程的第一站,我們第一天預計的投宿地點是孝昌。來不及好好享受行程的第一次中餐,隻是匆匆歇腳便朝著第二站--孝昌前進,還記得為了第一個在孝感的郵戳在大街上轉了好久。
趁著夕陽的餘暉,我們偷偷進入了黃昏的孝昌城,不忍打破小城的寧靜。幾經輾轉終於找到了住宿的賓館,待一切安頓好之後,給家裏打電話報平安。我們終於可以去找個地方好好飽餐一頓了,想來心中不禁一陣欣喜。
夜晚的孝昌,三個同樣穿著的人(我們稱之為“標配”)融入了小城的靜逸,對於我們奔波一整天的那顆心來說,這也算一個愜意的休息時刻。在一個生意紅火的“大食堂”坐下,我們一起吃了炒飯、包子,有幸嚐到了美味的特產米酒。就這樣,第一天晚上我們在孝昌順利安頓。
第二天的清晨,天氣有點冷,但遇到了一件特別的事情。我們在沿途發布的**偶然間被孝昌城的一位同樣熱愛騎行的女青年關注,她邀請我們在離開孝昌之前去她的茶店品茶。她的年紀與我們仿佛,隻因手術過後不能長時間騎行,於是開起了茶店,一個人過著愜意的生活。平日來,她在茶店裏聽著各種各樣的故事,也將這些故事講給我們聽。茶店就在那裏一動不動,變化的隻是客人,他們在這裏留下了故事,她則將所有的故事裝訂成冊放在腦海中,交給後來的客人“翻閱”。
想著這次的離開不知道今後還有沒有機會再來光顧,心中不禁對這個地方多了幾分留戀。當若幹年後循著那年的足跡來到這裏時,也許那個“舊時光”茶店不知所蹤,那位給我們講小城故事的女青年也早已經離去,當然我不希望會是這樣的結局,可這一切誰又能夠確定?
武勝關位於豫鄂兩省交界處,是我國曆史九大名關之一。千百年來,武勝關就是北望中原,南眺江漢的兵家必爭之地。出了武勝關,我們便正式踏入HN的地界。我們的視線一下子從平原地帶轉移到了山川起伏,武勝關便位於形勢險峻的山川之中。“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用來形容此時的心境有點相符,站在南北的地界之上,宛若拋棄了日常的雜念,腦海騰出了更多的空間來裝載我們的夢想。南俯荊楚,北望中原,我們來到了一個能夠釋放自己的地方。
中原的第一站即HN的南大門---信陽,素以茶香聞名天下。如果說這是信陽第一張城市名片的話,第二張應該就是雞公山旅遊風景區了。巍峨的高山之上覆蓋著鱗次櫛比的度假旅館,山腳之下有配套的旅遊服務設施。巨大的牌坊赫然屹立於山前,“雞公山”三個大字雕刻於其上,這是一個著名的風景名勝。在我看來,這兩張城市名片不分伯仲,都給我們這些外來人留下很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