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年少的心有些輕狂(1 / 2)

BJ回來之後,宛若實現了自己的一種可能性。抗拒壓力之後所做出的行為會帶給自己更大的釋放,這是我的親身體驗。

突然間自己的視野開闊不少,很多事情擺在眼前已然不能稱之為困難,而有些看似猛烈的困難也有了能夠克服的可能。所以說去BJ的這一件事情更多帶給自己的是一種麵對生活的自信,和一種自主性的充分發揮,靠自己以及身邊人的能力和資源能夠達到某種目的,贏得某種希冀。

寒冬北上107,在BJ度過除夕也算是常人做不出的事情,至少在之前人生軌道上的我不可想象。

也許是因為自己年少的心有些輕狂。

……

我不會去刻意壓製這種存在於自己內心的這種蠢蠢欲動的因素,更多的是在將其因勢誘導,慢慢轉化這種萬能的動力,把這種輕狂的心運用於自己的事業和生活的抉擇中。

去之前的那個晚上,室友衛老師說,“你別去了,去BJ這麼遠,我敢保證你騎30公裏就得返回”他這樣振振有詞講這一觀點的理由便是他高中有過騎車回家的經驗,30公裏的路程他騎車花費了一上午的時間,回到家休息了好幾天才完全恢複體能,他覺得你騎車去1400公裏之外的BJ有些不可思議,這一舉動已經超出了他的所預知的極限。

當時的我沒有說什麼反駁的話,隻是對他的關心表示微微感謝。

和去GZ支教受到周邊人阻撓一樣,他們拋出的理由同樣是滑稽有趣。諸如,“支教的那邊那麼窮,你去能幫什麼忙”、“奉獻愛心去支教,怎麼還會自費,不讓他給我們補貼就可以了”、“花自己的錢去受虐到底為了什麼?”

支教我去了,BJ我也照樣去了。我想那種得與失的經曆,他們無法體會,我也無法向他們去傳達,也許這些經曆對於你而言恰如其分,而對於他人未必。

生活中的我們做一些令人費解的事情並沒有什麼稀奇。

寒假離校前,和之前一同在宣傳部做學工助理的小學妹吃飯。飯畢一同在水吧聊天。話題牽扯到她的室友,她說她們喜歡看熱播劇《武媚娘傳奇》、《何以笙簫默》種種。而她不喜歡看這樣的電視劇。她和她的室友一同去電影院看電影,《龐貝末日》招致她室友的吐槽,而她覺得男女主人公演繹地非常棒,也許她並未看懂什麼,但她對那一部電影是持一個愉悅的接納態度。她喜歡在寢室聽輕音樂,她給的理由是輕音樂給人更多的想象空間。而她的室友卻很抓狂,無法接受。

針對上麵的例子,我並不是想說明《武媚娘傳奇》有多麼的俗,而《龐貝末日》又是如何的雅。我隻是想說明當自己所堅持和愛好的東西並非處於主流時,自己還是需要勇氣去堅守自己本真的態度,不需要去改變,更無關風雅。

也許當自己處於社會的“非主流”時,才能夠作出更冷靜的判斷,不至於人雲亦雲。在一個社會中,珍貴和稀缺的社會資源是眾人爭相搶奪的對象,當你偏執一端時更能夠贏得機遇的青睞,因為你的不同和你的大同,而不是趨同。

成功畢竟屬於少數人。2015年年初,和周宇晨參加了武漢向上空間的《一千零一夜》活動,主題是關於電子商務與創業。其間大家就不由感慨地說道,那些第一批玩**、玩**的人現在都可以靠著**、**每個月有著不菲的收入。當這些新媒體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時,大多數人並未能夠敏銳地意識到其前景,而當他們認識到時,也因進入到了隨大流的階段而失去意義,往往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能夠抓住這一成功的機遇。

我想一個人更應該多做一些能夠體現他自己個性的事情吧,畢竟在這樣一個很難去凸顯自己的社會裏,你還是需要一些生活的勇氣。

誰說踏踏實實不能加上狂?狂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勇氣,尤其在如今的社會環境裏,我們需要去展現自己,表達自己。

騎車沒有什麼了不起,但至少騎車的沒有一個廢物。劉學說過的一句話。**、空間裏常常會看到關於自行車勵誌的種種片段。一個人年輕的時候騎車,中年時騎車,在別人化作大自然的一部分時,他依然在路上,苦苦追尋著他的遠方,單車給了他一種無法言說的堅持和動力,給予生命一個有力的回擊。那種生活的信仰,至少他的生活沒有白白浪費,他一直靠著自己的努力去達成自己的目標,沒有一刻鬆懈和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