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情舊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①,波上寒煙②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③,追旅思(sì)④。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⑤。明月樓高休⑥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注釋

①波:水波。代指水麵。②寒煙:帶有寒意的煙霧水氣。③黯鄉魂:思念家鄉,心情頹喪。此句用南朝江淹《別賦》中“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句意。④追旅思:往事的追憶引起了羈旅的愁懷。追,追隨,可引申為糾纏。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⑤“夜夜”二句:除非每天晚上都做個回鄉的好夢才能入睡。⑥休:不要。

經典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羈旅鄉愁的詞。全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大景寫哀情,別有悲壯之氣。

詞的上片寫景,景中含情,寫穠麗闊遠的秋景,暗透鄉思;下片抒情,情融景中,直抒思鄉情懷。全詞的獨特在於麗景與柔情的統一,即闊遠之境、穠麗之景與深摯之情的統一。往往寫相思離愁的詞,都是借蕭瑟的秋景來表達,這首詞卻反其道而行之,景為麗景。它一方麵顯示了作者胸襟的廣闊和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反過來襯托了離情的可傷;另一方麵又使下片所抒之情顯得柔而有骨,深摯而不流於頹靡。全詞低回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正如歐陽修所評:“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六一詩話》)

相關鏈接

碧雲天,黃葉地

作為概括力很強的詠秋名句,“碧雲天,黃葉地”一直被後人化用。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第四本《草橋店夢鶯鶯》雜劇,即“長亭送別”一折引用為崔鶯鶯的唱詞:“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表達了崔鶯鶯送張生上朝應試時的離愁別緒。

漁家傲秋思

塞(sài)下①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②無留意。四麵邊聲③連角起。千嶂(zhàng)④裏,長煙落日⑤孤城閉。濁酒⑥一杯家萬裏,燕(yān)然未勒⑦歸無計。羌管悠悠⑧霜滿地⑨。人不寐,將軍⑩白發征夫淚。

注釋

①塞下:此指西北邊疆。②衡陽雁去:雁向衡陽(今屬湖南省)飛去。傳說大雁秋天飛到衡陽南的回雁峰,不再南飛。③邊聲:指邊塞特有的風聲、笳聲、馬鳴聲。④千嶂:層層山峰。嶂,高險像屏障的山峰。⑤長煙落日:化用王維《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句意。⑥濁酒:顏色混濁的米酒。⑦燕然未勒:功業未成、邊患未平之意。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國的杭愛山。勒,在石頭上刻字。《後漢書·竇憲傳》記載:東漢時,竇憲出擊匈奴,出塞三千餘裏至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⑧羌管悠悠:悠揚的羌笛聲。羌管,羌笛。⑨霜滿地:李白《靜夜思》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⑩將軍:作者自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