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賞析

宋仁宗康定、慶曆年間,作者任陝西經略副使鎮守西北邊庭,特地創作《漁家傲》詞數首,以記述戍邊勞苦。這首詞是其中僅存的一首。詞作上片著重寫景,主要描寫邊塞的荒涼、寒苦,連南歸的大雁都似乎沒有一點留戀之意。下片著重抒情,描述戰士們因強敵未滅,邊功未立,不能回家的思鄉之情。全詞格調蒼涼悲壯,感情深摯抑鬱,一掃花間詞派柔靡無骨、吟風弄月的詞風,成為後來蘇軾、辛棄疾豪放派詞的先聲。

相關鏈接

江上漁者

範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

禦街行秋日懷舊

紛紛墜葉飄香砌(qì)①。夜寂靜,寒聲碎②。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③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④,長是⑤人千裏。愁腸已斷無由⑥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⑦枕頭欹(qī)⑧,諳(ān)盡⑨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⑩。

注釋

①香砌:即香階。落花堆階,階染花香。砌,台階。②寒聲碎:指樹葉在秋風中發出的輕微、細碎的聲音。碎,微弱而時斷時續。③天淡:天色清明。④月華如練:月光像潔白的絲絹。月華,月亮的光華。練,白色的絲織品。⑤長是:總是。⑥無由:無法。⑦明滅:忽明忽暗。⑧枕頭欹:斜靠在枕頭上。欹,傾斜,斜側。⑨諳盡:嚐盡。諳,熟知。⑩“都來”三句:都是為相思所苦,緊皺眉頭,心裏愁悶,看來是無法排遣。

經典賞析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全篇洋溢著一片柔情,主要寫秋夜月明時,離人苦於相思的折磨,欲醉不得、欲睡不能的愁緒。詞的上片描繪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發孤眠愁思的情懷,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結尾三句描寫愁思比較形象、生動,為李清照《一剪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所本。

相關鏈接

範仲淹的千古名句

範仲淹文學素養很高,他寫的著名散文《嶽陽樓記》中,就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表達了自己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流血的崇高理想和偉大抱負。

此句典故出處:齊宣公問孟子:“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