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小徑紅稀①,芳郊綠遍②。高台樹色陰陰③見(xiàn)④。春風不解⑤禁楊花,蒙蒙⑥亂撲行人麵。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注釋

①紅稀:花兒少了。意謂春光已晚。②綠遍:綠草遍地。③陰陰:隱約。④見:同“現”。⑤不解:不懂。⑥蒙蒙:形容楊花撲麵。

經典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晚春景象、表現春愁之作。上片由近及遠、從低到高地描繪了一幅生趣盎然的暮春畫麵;下片寫院落景象,自外而內,由遠到近,鶯隱燕隔,香煙繚繞,以幽靜的景物反映了人空靈縹緲的心理狀態:即在清閑中,光陰一點點地逝去,正如爐煙嫋嫋,逐漸消失在虛空中。結句突出一個愁字,正所謂“借酒消愁愁更愁”。作者用朦朧的景物,委婉曲折地烘托了人物黯淡的心理,這正是晏殊寫詞的高妙之處。

清平樂

金風①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②初嚐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紫薇③朱槿④花殘,斜陽卻照闌幹。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注釋

①金風:秋風。五行中秋屬金,故稱秋風為金風。②綠酒:美酒。③紫薇:落葉小喬木,花紫紅或白色。④朱槿:即木槿,落葉灌木,花有紅、白、紫等色。

經典賞析

這首詞寫的是戀情,卻工細新巧。作者用精細的筆觸,寫淡淡的秋感。通過描寫秋風、落葉、紫薇、木槿和斜陽照耀下的庭院,主人公目睹雙燕歸去,感到秋月微寒……這一係列生動的形象,構成了一種冷清落寞的氛圍和意境,表現了主人公淡淡的愁思。

清平樂

紅箋①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②,惆悵此情難寄。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麵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③。

注釋

①紅箋:一種精美的紅色箋紙。②“鴻雁”句:古人有“鴻雁傳書”和“魚傳尺素”之說。此句說無法遣使它們傳遞書信。③“人麵”二句:化用崔護《題都城南莊》“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句。

經典賞析

這首小詞敘述懷人情思,作者卻通篇不作愁苦語,隻是將眼中景、心中意娓娓道出,自然顯得婉轉細膩、動人肺腑。修書寄遠,尺素托情,然而雁杳魚沉,紅箋無法寄達,因此主人公滿腹惆悵之情也就無法傳遞。黃昏之時倚樓遠望,然而蒼山阻隔,不見伊人蹤影,思念之情隻有跟隨流水,悠悠東去而已。全詞情思綿綿,雋永和諧,是晏殊作品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相關鏈接

人麵桃花

崔護(唐朝博陵人,貞元進士,官嶺南節度使)的《題都城南莊》一詩,有一段頗具傳奇色彩的本事,《唐詩紀事》和《本事詩》對此都有所記載。《唐詩紀事》載此詩本事雲:“護舉進士不第,清明獨遊都城南,得村居,花木叢萃。扣門久,有女子自門隙問之。對曰:‘尋春獨行,酒渴求飲。’女子啟關,以盂水至。獨倚小桃斜柯佇立,而意屬殊厚。崔辭起,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後絕不複至。及來歲清明,徑往尋之,門庭如故,而已扃鎖之。因題‘去年今日此門中’詩於其左扉。”

崔護的全詩為:“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