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短暫宿營(1 / 2)

孫寒安排好傷員,其中一部分輕傷隊員隨著排裏其他兄弟繼續走。重傷的留在老百姓家裏,孫寒問清楚每家叫什麼名字,囑咐好,半個月之後回來接傷員,要是人死了,就要他家裏人抵命。其實說是這麼說,孫寒很清楚,其中一部分兄弟不一定還能救的回來,但嘴上還得這麼說。

忙活了半天,傷員分別被包紮好了,他們專挑那種家道還比較殷實,房子看上去還像回事的人家安置。另外就是借糧,說是借,其實和搶差不多。但這也是沒辦法,一天都沒吃東西了,再餓下去,不用鬼子,自己就暈倒了。

李雄明砸開幾戶看上去比較富裕的人家,分別要了糧食、燒酒。讓這幾戶人家趕緊烙上餅。當時世道艱難,一般人家哪吃的上白麵,頂多也就是高粱米飯,烙餅更是家裏來了客才有的。李雄明凶神惡煞一樣,再加上還帶著槍,所以沒人敢說個不字。

晚上排裏住在一戶當地晚清秀才家裏,他家比較殷實,有三十多畝地,還請了三四個佃戶。畢竟是有功名的人,家裏整整齊齊,井然有序。孫寒在門口放了雙崗和流動哨。大家匆忙吃了頓飯,身上又有了力氣,於是開始掩埋屍體和清點繳獲。繳的三八步槍和少量子彈基本上都送給借了糧食的人家,有些膽小的不敢要。此外還送了兩杆給秀才,當時槍可是貴重物,有些家裏窮困的,一年的嚼穀也買不起一支槍。當時的市價,一支三八槍比一頭耕牛都貴。

但排裏帶不了這麼多槍,再說送出去的槍以後沒準兒還能讓當地的老百姓襲擾日本鬼子。子彈都是通用的,大家把繳獲的子彈分到每個人,爭取每個人都平均一點。

屍體埋得很深,老百姓都幫忙挖。不埋第二天就得臭了,再說鬼子的屍體要是被發現了那就是排裏違抗軍令進行抵抗的鐵證,違抗軍令可是要掉腦袋的。而且鬼子的屍體要是被奉天城裏的鬼子發現了,那還了得,整個村莊男女老少一個也別想跑。

陣亡的兄弟和鬼子分開埋的,每個兄弟入土之前都被擦了身子。血水一盆一盆的,染在毛巾上,染在國土上。

也許沒人能夠統計出自“九一八”開始至抗戰勝利結束,這段漫長的日子,中國的國土上這樣的普通士兵集體墓究竟有多少個。一將功成萬骨枯,功成名就的“一將”史書上記載了,那埋在國土下麵的“萬骨”呢?有多少人記得。他們的名字不是“萬骨枯”,他們的名字叫:英勇。

入土為大,排裏的兄弟給死去的兄弟磕了三個頭。大家都陷入了沉默,事情來得太快了,大家感覺今天一天都像是在做夢一般,但這恰恰不是夢,就算是夢那也是噩夢。中華民族的噩夢。

長眠地下的兄弟在提醒大家,戰爭已經開始了。

晚上,孫寒和排裏的三個班長商量了一下。孫寒覺得鬼子這次可能也就是短暫占領一下奉天罷了,別忘了東北的北邊是老毛子的地盤,鬼子就這麼幾萬人,不可能不忌憚老毛子。黃老歪倒是不這麼看,既然鬼子動手了,要麼東北軍打回去,鬼子自己是不會走了。李雄明說的更幹脆,這是少帥無能,要是張大帥還活著,啥小鬼子,長了八個蛋還差不多,早他娘打回去了。

孫寒趕緊攔住李雄明的話頭,他還不想招惹太多是非。一直沒開口的三班長張福海說,就怕鬼子這次是動真格的,那排裏就被動了,現在還不知道營裏的主力在那兒,就知道部隊是往吉林撤了,至於撤到哪兒還搞不清。還是先找到營裏的主力再說吧。

黃老歪說部隊撤得太匆忙了,估計好多重武器都沒帶。孫寒歎了口氣,本來武器就差,一個連才一挺機槍,現在倒好,家當全沒了。孫寒又問了繳獲的機槍的情況,機槍現在配屬給李雄明用,他槍法比較好。李雄明是和孫寒一起清點繳獲的,孫寒打仗比較勇猛,但就是有點粗枝大葉。反倒是李雄明粗中有細,他還清點了子彈,繳獲機槍子彈大概一百多發的樣子。但鬼子的機槍沒營裏的捷克造好用,他以前用過,日本輕機槍打的時候還得往上頭刷油,不然容易卡殼。

大家談了半天也沒有個頭緒,油燈火苗一閃一閃的,眾人又陷入了沉默。孫寒看著炕沿邊上坐著發呆的丁三就問,“對了,小兄弟,一直沒顧上問你,你叫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