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六十三 烽火台(1 / 3)

諸葛瑾遊說失敗,惶惶然回到東吳,據實向孫權複命。孫權大怒:“不知天高地厚的長髯賊,居然不把我們放在眼裏,敢說吳軍無力奪取荊州?”

於是在建業城大堂內召集群臣進行商議,意欲調動大軍攻打荊州。

參謀步騭當即反對:“進攻荊州,絕無任何好處。曹操對荊州覬覦已久,如果進攻荊州,豈不是如同將我東吳的兵馬為曹操所用嗎?”

話剛說完,讚同者、反對者各執己見,爭得不可開交。然而隱忍已久的東吳如今正是自信滿滿,躍躍欲試的諸將臉上都充滿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霸氣與鬥誌。

步騭再次反對道:“相反,我認為隻有將曹操的兵馬為我東吳所用才是上策。而你們卻不屑深思,隻會呼噪要親手拿下荊州。豈知為奪取這區區一州,要消耗多少兵力和物資?你們根本就不考慮國力的浪費。”

堂內主戰的人聞言群起攻之,紛紛叫道:“會有那麼好的事嗎?沒有犧牲,國運豈能隆盛,更不用說國防了。”

步騭冷靜地看著眾人,傲然說道:“諸位且聽我把話說完。現在曹操的弟弟曹仁已從襄陽挺進樊川一帶,就是想要伺機進入荊州,他們正垂涎欲滴地待吳軍攻完荊州後再來吃肉呢。東吳現在必須定下久懸未決的對曹策略,即滿足曹操的願望,與其結為同盟。如果我們以曹仁立即率兵攻下荊州為結盟條件,曹操定無拒絕的理由。這豈不就將形勢引向我們希望的方向了嗎?”

孫權覺得如此一來,便能一舉實現自己多年的夙願。於是采納步騭的策略,立即派出東吳代表,向曹操呈遞書簡,要與曹操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並結為軍事同盟。

東吳使者一行進入曹府時,曹操正在召牙醫為自己鑲牙。在斜穀亂軍中他嘴上中了一箭,當時被箭射斷的兩顆門牙今天剛鑲好。

“這下可好了。說起話來不漏風,什麼東西也都能吃了。”曹操邊說邊甩下剛鑲完牙的牙醫,大步走進禮賓閣,召見東吳使臣,爽快地在盟約上蓋了印。

曹操原來心中一直惴惴不安的,莫過於劉玄德會與孫權結盟。如今能使蜀吳合作胎死腹中,看來僅僅是孤立了蜀,卻也能算是一大勝利,故接受東吳的附加條件也在情理之中。

東吳提出的條件,當然是曹操即刻發兵進攻荊州。簽署盟約後,曹操馬上任命滿寵為樊川曹軍參謀,將其派往樊城前線以輔佐曹仁。

蜀地近來正專注於內部整治與對外防禦。漢中王劉玄德在成都營建宮舍,冊立百官,還在從成都至白水(四川廣元縣西北)的四百餘裏路上設置驛站,建造官儲糧倉,切實改善了交通狀況,振興了工商業。

這一切的治民經世之策,可以說全出自孔明的構想。正當孔明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荊州信使送來了急報:曹仁突然侵界,正起兵來攻荊州……

“有關羽在,主公無須擔心。”孔明安撫完驚愕的漢中王,又一如往常般沉著地處理了此事。

司馬費詩從孔明處領了王旨,便急忙趕到荊州。

一見關羽,他就傳達了漢中王的旨意:“荊州之命運,現係於將軍一肩。望調動全州兵馬,勿僅守荊州,可攻略敵之樊城。”

劉玄德對自己的信任一如既往,這深厚的知遇之恩令關羽感泣不已。擔此重任,亦使他深感此番必有一場惡戰。

費詩接著說道:“順便稟告,閣下已被列為五虎大將軍之一。快請領受印綬吧。”

素來不善辭令的關羽麵無表情地問:“什麼是五虎大將軍?”

“這是根據王製新增加的榮譽職位,可以說是最高的軍政官職。”

“有哪些人被授予這個職位?”

“除將軍外,還有張飛、馬超、趙雲和黃忠四位將軍。”

“哈哈哈……簡直是兒戲。”關羽放聲大笑,卻難掩滿心的不平。

“馬超是亡命而來的外客,黃忠是老態龍鍾的好好先生。王旨要讓這些人也與我同列五虎大將軍?”

“看來將軍對這項任命有些不滿。須知五虎大將軍的職製,是國家為輔佐保護主君成就王業的需要而設立的,並不是衡量漢中王與您的情義與信任的尺度。您大概是想起了當年桃園結義時的劉玄德,所以才突然不滿他怎麼把自己跟黃忠他們相提並論的吧。在下竊以為您這是混淆了國家重要職製與個人私交情誼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