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2 / 2)

真正寫的時候,遇到的困難遠非我所想像。略舉兩例,一是漢末時對未婚女子的稱呼,一是我上網查過許多方麵的內容,可能是漢朝離我們太過遙遠吧,所得的相當有限,有說姑子的,有說女子的,作為證據引用的都是詩句。我以為這並不嚴密,最後我還是用了“姑娘”、“小姐”等宋元時期流行的稱呼。再一個是“東西”這兩個字,古時應該多用“物事”一詞吧。我開始也是用這個詞,不過讀起來極是別扭,最後仍使用了“東西”這個詞。羅嗦幾句,關於“東西”一詞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是起源於東漢。洛陽和長安是當時商業最繁華的兩座城市,洛陽被稱為“東京”,長安被稱為“西京”。這兩處的貨物最多最全,因而有人到東京、西京購貨,就說“買東”或“買西”,久而久之,“買東西”一詞就流傳開來了。

還有就是現在考證還存在爭議的一些東西,比如說三國時有沒有當鋪,佛教流傳情況,紙張、文字的普及程度,那時的戰馬有沒有使用馬鐙、馬鞍,我不是考古學家,沒有鑒別的能力,因而直接使用了。關於某些重要農作物原產地,也有爭議,比如說花生、甘蔗、辣椒,以前都說是從外國傳入的,現也有說是咱們中國本來就有的(參見《考古發現斷定中國是玉米、花生的原產地之一》,《現代農業》1993年10期),這裏我就直接把原產地歸為中國了,如有爭議,請諸君自行搜索。有人居然說大米不是起源於中國,更是無稽之談;關於茶的起源,一說茶起源於唐代,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體字為“荼”,唐代的陸羽在撰寫《茶經》時,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的人便以為茶起源於唐代。實際上這隻是文字的簡化,而且在漢代就已經有人用“茶”字了。如西漢王褒的《僮約》一文中就明確寫了“烹荼進具”、“武陽買荼”的過程,是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證明材料,這一篇文章也說明了當時烹茶待客已經成為一種習俗。比較特別的是椅子,文獻上說最早是南北朝時從胡人那邊傳進來的,不過最近細讀《三國演義》,第十九回中呂布便是被縛在椅子上受擒的,不過我還是依照三國時還沒有椅子來寫的。

最後,為了故事的流暢性,我對史實上的一些事實做了不大的改動,比如說把曹植、曹衝的年齡改大了些,也把有些事件發生的時間稍微調整了一下,比如說曹操任丞相的時間,不過都不影響大局。

說實話,我寫這本書很艱難。除了水平有限外,我對自己的要求也高,有一點自己不滿意的我都會重寫,所以寫得極慢,有時一周也寫不出一章來,但是我一定會把這本書寫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