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形的雪山,上麵有一個巨大的十字形狀的標記,這不是人力所為,而是大自然的傑作。這裏是中國西藏阿裏地區的普蘭縣,這裏是九重萬字山,這裏就是岡仁波齊山,一座真正的神山。
我叫李冰陽,是京華大學曆史考古係的一名研究生,在這裏跟隨著我的導師薑教授進行考古研究工作。一起的還有我的幾位同學和當地的向導,來這裏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考察古象雄王國文明的。
我們現在距離神山岡仁波齊還有聖湖瑪旁雍錯很近,就在岡仁波齊峰的南側。我們隨便站在一處,就可以看到岡仁波齊峰的標誌:由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一橫向岩層構成的佛教萬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標誌,意為佛法永存,代表著吉祥與護佑)。
岡仁波齊峰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梵語稱為吉羅娑山,岡仁波齊峰北麓是印度河上遊獅泉河的發源地。相傳苯教發源於該山;印度教認為該山為濕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認為該山是其祖師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處,藏傳佛教認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著無量幸福,也是密勒日巴戰勝苯教徒的地方。常年在此處轉山的國內外信徒不斷,由中國人也有外國人,有藏族也有漢族。
對於宗教信仰的人們來說,岡仁波齊峰的名氣要遠比世界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要大大的多。這座神山已經被無盡的傳說鍍上一層永遠看不清的神秘色彩,無數的神跡留在的這座神山周圍,不論是自然形成還是人為製造。
“快看,峰頂的雲霧散開了!”一位女同學興奮的指著岡仁波齊峰說。
我們趕忙抬起頭向著岡仁波齊峰看去,隻見被冰雪覆蓋峰頂,在陽光照耀下光芒四射,像是戴上了一定金燦燦的皇冠。岡仁波齊正是因為其形狀奇特而壯聞名於世:峰形似金字塔,山尖如刺,直插雲天,四壁十分對稱,與周圍的山峰迥然不同。在陽光的映襯下,這座金字塔形狀的神山金光燦燦,仿佛是天上的須彌山落到人間。
岡仁波欽峰經常是白雲繚繞,當地人認為如果能看到峰頂是件很有福氣的事情。我們來了這裏將近一個月了,雖然整天麵對著這座神山,但是從來沒有見過過它的全貌真容,今天是第一次。
岡仁波齊峰是中國岡底斯山脈主峰,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神山神秘之處,山的向陽麵,不知緣何,終年積雪不化,白雪皚皚;而神山之背麵,長年沒雪,即使被白雪覆蓋,太陽一出,隨即融化,與大自然常規剛好相反。巍峨挺拔的神山既有氣勢雄峻之處,又有幽靜肅穆之所,被眾多的奇峰環抱,更有那奇妙的岩石、峽穀、灌木古柏、潔泉清流。岡仁波齊峰經常被白雲繚繞,很難目睹其真容,峰頂終年積雪,威凜萬峰之上,極具視覺和心靈震撼力。
峰頂漸漸又被慢慢升起的雲霧所籠罩,岡仁波齊又把它的真容隱藏到了神秘的雲霧麵紗後麵去了。我們漸漸從這壯麗的景色衝擊中回過神來,發現我們周圍很多轉山的朝聖者依然匍匐在地上望著已經隱藏起真容的岡仁波齊峰朝拜。
這個時候我們的藏族向導從地上起來對我們說:“有福之人來此朝聖,還能聽到峰頂聖樂宮中的羅漢敲擊磐木板的聲音。在佛教徒的心中,岡仁波欽就是佛的象征。千百年來朝聖的人們風雨兼程,艱難跋涉前往轉山。他們認為,一生中隻要到神山朝聖一次就算完成一件重要的善功。朝拜岡仁波欽,轉山一圈可洗去一生的罪孽,轉十圈可在輪回中免去地獄之苦,如果轉上一百圈則在今生便可升天成佛。”
我們這些學習曆史考古的人都明白,宗教信仰對於這些虔誠的信徒來說,比生命都要重要的多。
這個時候薑教授對我們說:“好了,大家趕緊工作吧,爭取在天黑之前有所發現!”
我們之所選擇這裏進行考察工作,因為這裏是當年的古象雄王國的中心,是古象雄文明的發源地,更是古象雄佛法——苯教的發源地。另外這裏也算是古格王朝的統治中心地區,是古格文明的密集地。在這一片區域內有無數的文明遺址遺跡,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以及一些宵小之輩的破壞下,正在消失殆盡。我們這一行人的任務是應西藏自治區文物管理部門的邀請,幫助他們進行一次普查統計,順道在這裏搜集資料完成我們學術上的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