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對著薑教授去看那個所謂的神跡,我還是必須相信會有人能夠在堅硬的岩石上踩上腳印。薑教授帶著我在尊最普寺裏麵穿行,寺廟雖然不大但是十分複雜,似乎是按照什麼陣法一類的建造的。薑教授似乎是十分熟悉這裏,根本就不需要想一想路在什麼方向。
我們到了那處神跡前,這是一快巨大岩石雕成的婆羅浮屠,也就是最早期的佛塔。在這座婆羅佛屠中間是一座趺坐的佛像,佛像前麵是一快稍微高出地麵的突起,上麵赫然有一個人的腳印,隻是尺寸比常人大一點。
當我仔細觀察這個腳印的時候,我發現薑教授並沒有誇張的成分,這竟然是一個人踩上去的。因為我發現這個腳印完全符合人腳的比例,並沒有誇張的成分。這些年過去了,裏麵竟然隱隱可以看到腳掌上的紋路。我之所以確定這是一個人踩上去的,是因為我發現左腳中心部分竟然有一個類似海螺的殼,這個殼因為這隻腳踩到的原因上麵有放射性的紋路。
這讓我大吃一驚,因為學過考古的人都知道,這是原先海底生物的化石啊。海洋生物化石一類的,雖然有專門的生物學去學習,但是由於這也算是考古學的一部分,我們在某個學期的選修課上學過的。其實論起來考古的時間範圍很廣的,不僅僅是限製在有人類活動的年代,恐龍蛋話是發掘也是屬於考古發掘的。
我在上課的時候學習過這種化石的產生,這是一種在顯生宙古生代石炭紀的的一種貝殼類無脊椎動物的化石,要比三葉蟲早一點的。在那個時候青藏高原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呢,正好是這些東西生成的時候。但是為什麼上麵有一個人的腳印,而是一定是在這個殼類動物活著的時候踩上的。
要知道化石形成的時候有很多條件的,簡直不比中彩票的概率高,更何況一雙腳踩在一個化石上。能夠形成這樣的幾率有兩種可能,首先是這一帶在短時間內迅速抬升形成內陸濕地或者內陸海洋湖泊一類的,當然了這個段時間是相對於整個地質年代而言的。在抬升的過程中這些帶殼的動物暫時適應了環境,能夠和蝸牛一樣可以在半幹旱說的地方生活了。
想象一下,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一個帶殼的無脊椎動物從水中爬出來在潮濕的地麵上麵曬太陽,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人走了過來,然後正好踩在了它的殼上,然後再也沒有爬到水中。因為地質變化和天氣變化的原因,這雙腳印和這隻帶殼的動物所在的泥地漸漸幹涸了,然後慢慢變成了岩石。也許在這一段時間被埋到地下,後來又被托舉到地麵上,成了現在的樣子。
另外形成的一種可能是,這裏依然是海洋,由於地質運動抬升,造就了這一片雪域高原。這隻帶殼的動物早已經形成了化石,一直在地質層中,然後有一天因為地質運動到了地上麵。也許是因為火山爆發的原因,或者是因為隕石撞擊,所在的這一片岩石都融化了。由於化石的構造特殊,沒有被融化。這個時候仍然是有一個人走來,踩在了還沒有完全凝固的岩漿,正巧也踩到了這個化石上,形成了這個腳印。
這是兩種形成這雙腳印的最佳解釋了,我實在是想不出第三種解釋。但是不論哪一種解釋都是驚世駭俗的,因為這裏麵有很多不可能。
青藏高原是在將近一億年左右因為南亞次大陸和亞歐板塊撞擊形成的,海洋抬升形成了現在的雪域高原。雪域高原上有很多海洋時期的化石,也正是在那個時候形成的。但是人類形成才多少年,就算加上能人猿人時代,還不到一千萬年。在那個時候,哪有人類在上麵走!
第二種解釋除了說沒有人類形成這個悖論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悖論,就是腳印形成之時的條件。第一種是在濕泥地上踩的腳印,這還有情可原,溫度並不是多麼高。但是第二種在半凝固的演講上踩上腳印,這有些不可思議了。岩漿就算是半凝固的狀態,溫度恐怕也會把血肉之軀給做成鐵板燒的。就不要說這個腳印是光腳形成的,誰的腳能夠耐住那樣的高溫,我們在電視看到的所謂下火海是有技巧的。
這兩個解釋都有悖論都有說不清楚的地方,因為相互抵觸,讓我對這雙腳印還是不認同的看法。
薑教授看我表情陰晴不定,知道我在想什麼,就對我說:“我想老師們在課堂上已經講了海洋動物化石形成的條件了吧?你是一個好學的孩子,我想你也能夠想得到這雙腳印的形成。沒錯,你猜想的沒錯,這裏麵也有很多解釋不通的地方。但是如果說辛饒彌沃是另一個文明的人,另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要比我們現在的人類文明發達不知道多少倍的文明,也許這一切就可以解釋的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