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往事前塵(2)(1 / 3)

賈母長長地歎了口氣。那口氣裏有老人才有的看透世情,就像在秋天才出現的荒涼和蕭瑟。她的洞察一切卻又像秋天的高天一樣清澈如洗。

她在惜春柔軟的眼淚麵前投了降,隻是還有些為難,思忖著:“叫誰陪你走這一趟呢?”

鴛鴦不慌不忙、不急不緩地站出來,像取下琥珀手裏的麂塵一樣輕巧地說:“老祖宗,我陪四姑娘去,可成嗎?”

賈母笑了。她同意了這次微服出行。不信別人,她卻不能不信鴛鴦。鴛鴦是她身邊第一個妥當人,比兒子媳婦更可以信任。

惜春走到靜苑了。

不勞她吩咐,鴛鴦識趣地候在門口。

惜春邁進了院子,院子裏一樣寂靜無人。

惜春站在門口。她想敲門。她聽見房間裏有人。

那個人的聲音是——賈珍。

他!也來了嗎?

惜春來得不早不晚,也隻是剛好來得及聽見那幾句話而已。

“你又找過可卿,被瑞珠撞破。瑞珠現今觸棺死了,她倒機敏!知道活著誰也不會放過她!可卿也死了,就縊死在天香樓!你這殺千刀的老淫棍!你答應我不再碰可卿的!你來這裏出家,我好吃好喝供著你!你修你的道,你成你的仙,為什麼又要回去破壞我和可卿?”

——像平靜的海域裏,突然來臨的颶風。

惜春,被震得神魂欲斷。

一波未平,一波又襲。她又聽見賈敬說——

“珍兒說得好巧話!可卿是尤物,這東府,你不知還是我不知?實話告訴你,為父早知可卿不是凡女,被你一人享了豈不可惜!隻是為父年老才不得不相讓罷了,若早幾年……再者,你是平白無故把可卿給我的嗎?”

可卿是尤物!是的……可卿是尤物!那誰告訴我,我是什麼?惜春搖搖欲墜地想。像置身在狂風浪卷的大海裏,她被浪一次接一次地打入海底。

消身蝕骨的疼痛,滿口如刺的苦澀。還有,永世不得超生的罪孽。

玄真觀裏的雨還在下著,有越下越大的趨勢,秋葉在寒雨中瑟瑟不安,而惜春的裙子已經被廊下的水打濕。

雨聲茫茫。

惜春非常非常感激這場雨,如果不是這場雨,這附近的廊下會有小童候著。現在沒有了。他們害怕寒冷,躲進屋內避寒。

惜春的腳步聲無人聽見,她流淚也無人看見。

還要進去見他嗎?惜春怔怔地站著。她該知曉的已經全部知曉。而她的父親賈敬那副麻木不仁的樣子,不用看,聽也聽得出來。

她其實和他不親。非常非常小的時候,從她有記憶起,見到的就是榮府裏那些人:滿頭銀絲的老祖宗,端莊嚴肅的二姑母,溫柔嫻靜的珠大嫂子。那時候熙鳳還沒嫁過來,府裏還是王夫人當家。府裏氣象像手爐裏的火,總是安靜溫熱,略顯沉悶的。

她還隱約記得一點珠大哥哥的樣子,他沒有寶玉俊美卻比寶玉英氣,勃勃地,如同溫泉一樣熱力張揚。珠大嫂子一直是這樣安靜平和的人,隻是珠大哥在的時候,她的笑容更璀璨,穿衣打扮也比現在鮮亮。

這些雍繁明麗的人,與她是不相幹的。他們是大人,而她是嬰孩。大人和小孩的世界就像天和地一樣,距離遙遠,晝夜分明。

他們偶爾來看她,抱著她,和她說一些話。惜春不知道他們說什麼。她隻記得那一點影像,好像被時光洇暈過的畫片,麵容都模糊了,隻剩下彩線描成的外框。

像一個個羽化成仙的傳說,那些記憶裏的人,如此地不能確定。

後來珠大哥哥一病死了,珠大嫂子的麵容衣飾漸漸褪色,蒼白成水墨線條勾成的仕女,學著竹籬茅舍自甘心地生活。

寶玉,探春,迎春,惜春。他們在一起慢慢地長大了。

寶玉愛找探春玩,探春機敏又膽大,常常想出一些大膽新奇的遊戲;探春喜歡去找迎春下棋,因為她們都是庶出,姨娘生的,不會誰瞧不起誰;唯有她,惜春,她太小了,沒人願意和她一起玩遊戲。而她也不愛玩,不愛笑,不愛熱鬧,好像血液裏就孕育著孤獨的刺。

再後來,黛玉就來了。

然後,屬於寶玉的時光之樹上就隻刻滿了黛玉一個人的名字。

從始至終,她的身邊就隻有丫鬟、婆子和教養嬤嬤。她並沒有覺得寂寞以及不適。這是自然的。侯門深,漸漸,深成了海。人成了海底的夜明珠,水底的珊瑚。真富貴就是要這樣深不可測,深藏不露。他們不是寒門小戶,從房門到柴門隻有一步之遙。

這裏是百年望族,公侯之家,庭院深深,時光清冷,寂靜。

惜春,生就是這裏的人,她的根,盤根錯節纏在這些倨傲高聳的古樹上。一生,她曾用盡今生的緣法去解這個結,卻無濟於事。

然而惜春沒有受到多少委屈,賈母是精明公平的。釵環裙襖,迎探惜三人皆是一樣的妝飾,吃穿用度三人俱是一樣安排。她曾對王夫人等眾人說:“不要太看重正庶,隻論孩子好不好就得了,投胎在誰的肚子裏,都是命定的,寶玉不必說,我再不許你們苦了她們姐幾個,就是環兒,趙姨娘不宜當,若是環兒自己不爭氣還罷了,他若是懂事知理,我也不許有人輕慢他。”

當時惜春太小,她坐在旁邊,還聽不出,賈母的弦外之音。

她就這樣冷清清地長大了。

母親這個詞,在皇族裏,在公侯王府裏並沒有多少暖意。它隻是證明,有一個女人和你之間有一種由生命衍生出來的關係;你們之間有一種聯係,這聯係不容選擇,無法割舍。是你的恩慈,或是罪孽。除此之外,什麼也不是。不是親情,也許還是障礙。漢武帝為立太子殺掉鉤弋夫人,武則天為登後位扼死親生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