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四下江南(2)(1 / 3)

烈士的鮮血沒有白流,經過幾個月的秘密工作,中心縣委、區委逐漸配備了特派員,並且都取得了公開合法的社會職業,領導和組織群眾鬥爭。當時中心縣委書記錢敏同誌隱蔽在嵩山小學當教員,江陰縣特派員焦康壽同誌隱蔽在當地做買賣,沙洲縣純陽區特派員何洛同誌隱蔽在家鄉當農民。群眾則想盡一切方法掩護我們的同誌,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我記得在無錫梅村鄉下德仁裏巷有個老交通員,叫阿金。一天中心縣委書記錢敏正在他家時,村子被敵人包圍了,敵人將一村人全都趕到場上站隊,敵人得到的情報是村子頭上第一家是新四軍的交通站,於是誤抓了西頭第一家的農民嚴刑拷打,要他招出新四軍,其實阿金是東頭第一家。可是那個農民咬住牙關,死也不肯招出阿金,敵人把那個農民打得鮮血淋淋,這時阿金挺身而出:“別打他,你們弄錯了,我是新四軍。”

敵人如獲至寶,馬上放掉那個農民來盤問阿金。任你哄騙拷打,從上午_直折磨到下午,阿金硬是一句話不講。敵人弄得沒辦法,就用刺刀戳他,連戳了37刀,他哼也沒哼一聲,最後在敵人的屠刀下壯烈犧牲。

在此同時,我們通過幫會關係,深人到蘇州虎丘山附近敵人的“清鄉模範”區裏,展開了群眾工作,在那裏建立了一塊根據地,成為當時澄錫虞鬥爭的後方。因為它地處蘇州城北,所以大家都稱這塊地區為“小蘇北”。

這場艱苦英勇的武裝反“清鄉”鬥爭,雖然沒有打開澄錫虞地區的局麵,但對大肆吹噓“清鄉”成績的敵人是一個重大的打擊,粉碎了他們的所謂“江南已無新四軍”的謊言。同誌們的鮮血染紅了江南的土地,在千百萬人的心中點燃了革命的烈火。有些地方的基本群眾開始行動起來,警告那些偽鄉保長,認清形勢,老實做人。

甚至有的地方貧農積極分子深夜將那些罪大惡極的偽鄉保長捆綁起來丟到河裏。7個月的鬥爭,我們得到了重大的經驗教訓,整頓和發展了地方黨組織,擴大了新四軍的影響,一麵鮮豔的紅旗始終飄揚在江南人民的心頭。最後,我在布置好各項任務後,帶了武裝部隊剩下的一個管理排長、兩個偵察員,化裝成農民,挎著竹籃,紮著裙子,噙著對死難同誌的熱淚再次北撤。當一葉小船向長江北岸駛去的時候,我又在盤算著第三次如何下江南的問題。

三、到處貼滿了布告

1943年到1944年,由於日寇戰線延長,兵力分散,供給困難,因此對澄錫虞地區加緊搜刮,強行征糧、征稅和回收舊鋼鐵。而頑軍又與鬼子沆瀣一氣,狼狽為奸。頑軍包漢生等部,配備大批美械裝備,公開通過日偽據點,開進澄錫虞地區,頑軍章孝光部也進入了青暘、焦店、峭岐一線,建立了頑偽一體的政權。敵偽頑互發委令,一起抽丁征糧;澄錫虞地區的人民,陷進了苦難的深淵。

這時,我錫東、錫北、江陰、沙洲(江陰東部)、蘇錫等縣秘密黨組織領導群眾采取拖、抗、反等辦法,積極開展抗捐抗糧鬥爭,保護群眾利益。堅持敵後的錫東、錫北、沙洲、蘇錫等武工隊,也配合群眾鬥爭,鎮壓了一些頑固反動的偽鄉保長,而對一般的偽鄉保長,開展強大的政治攻勢,利用矛盾,分化爭取。一次,在蘇州、無錫、江陰、常熟、太倉、昆山等城鎮,一夜之間,到處散發了從蘇北運來的大量宣傳品,貼遍了這樣的布告:

新四軍第六師挺進支隊司令部布告第號本軍挺進江南,解放人民苦難,恢複抗日陣地,保衛祖國河山!

凡我江南同胞,須知天將破曉,天下大勢已定,最近勝利快到。

意國早已投降,德寇今年打敗,盟軍就要總攻,敵汪即將死亡。

大家一致奮起,切勿猶豫觀望,配合本軍抗戰,爭取自由解放。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六月日在無錫最熱鬧的崇安寺,也出現了這張布告,早上買菜的人發現後,一嚷開,便吸引了無數的人,警察趕也趕不掉。反動派今天撕了,明天又貼了出來。到後來,連日本憲兵司令部的大門上也出現這張布告,急得敵人手足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