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1 / 1)

1985年4月30日

抗日戰爭勝利已經整整40年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表明了抗日戰爭已取得勝利。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英勇頑強地奮戰了8年才取得的,它不僅在中國曆史上,而且在世界被壓迫民族爭取獨立和解放運動的曆史上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侵略、反對奴役的鬥爭,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是一次次都失敗了。自從中國共產黨誕生以後,中國革命的麵貌為之煥然一新。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全麵的侵華戰爭。在這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義不容辭地擔負起領導全國人民抗戰的責任。中國共產黨提出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組織了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動員了全國各民族各階層人民進行全麵抗戰。八路軍、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和深入敵後同廣大人民群眾結合起來開辟了一塊塊抗日根據地。全國軍民經過8年的浴血奮戰,最後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了國土,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這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在反對外來侵略,爭取民族解放的曆史上第一次取得的完全勝利。

8年抗戰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曆史上規模空前的民族解放戰爭,因此它在革命的廣度和深度上遠比以往曆次革命(包括1927年的大革命)來得廣泛、深刻。在抗日戰爭中,凡受日本侵略者蹂躪的地區人民都被發動起來投入了這場偉大的民族解放運動,並在鬥爭中譜寫了中華民族頑強抗敵的光輝篇章。

無錫地區人民同全國其他地區人民一樣為抗日戰爭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無錫人民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人民。早在大革命時期,無錫人民就在黨的領導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1927年又舉行了震驚江南的大規模農民暴動。抗日戰爭時期,無錫人民進行了更為艱苦卓絕的鬥爭。淞滬戰役後,日本侵略軍重兵控製了這個地區,汪偽政府也派和平軍進駐這一地帶。與此同時,國民黨忠義救國軍在錫澄地區製造磨擦,消極抗戰,積極反共,欺壓人民群眾。在這樣嚴重、複雜的情況下,無錫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利用各種合法、“非法”、公開、秘密的方式同日偽反動派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同國民黨“忠救軍”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抗日戰爭時期,無錫地區的鬥爭是同東路和整個蘇南鬥爭緊緊地聯係在一起的。正當這一帶人民的抗日鬥爭有待進一步發展的時候,陳毅同誌堅決執行中央關於向敵後發展的方針,衝破了國民黨的限製,率領新四軍一支隊來到蘇南,開辟了茅山抗日根據地,而後派王巋成到澄、武、錫地區作戰略偵察,並以“江南抗日義勇軍”的名義組建了“江抗”三路。1939年5月新四軍六團改番號為“江抗二路軍”,由葉飛同誌率領東進抗日。“江抗”部隊到達無錫後,就以梅村為基地,繼續向東作戰,直達上海近郊,大大促進了無錫及整個東路地區抗日形勢的發展。“江抗”東進期間,無錫地區不僅有好幾支地方武裝改編為“江抗”主力,而且各界人民籌措了大量錢、物支援“江抗”部隊,出現了抗日鬥爭的新熱潮。1940年夏,“新江抗”(即江南抗日救國軍)東進到無錫,譚震林同誌親自到這個地區領導抗日鬥爭。無錫人民在譚震林同誌的領導下積極參軍、參政,開展減租減息運動,與蘇、常、太、澄、虞人民共同創建了東路抗日遊擊根據地,這就像一把鋼刀插入了敵人的心髒。日偽就於1941年下半年對蘇南東路地區進行了所謂“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全麵“清鄉”。但是,無錫人民並沒有被敵人的“清鄉”所嚇倒、征服,而是更頑強地同日偽反動勢力進行了鬥爭,1945年初又重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迎來了抗戰的勝利。

在8年抗戰中,中國人民前赴後繼,英勇戰鬥,是付出了巨大代價的。以無錫地區來說,在8年抗戰中犧牲的縣團級幹部就有7個,還有20多個區營級幹部和400多個抗日戰士,也在戰爭中英勇獻身。今天,我們這些戰後的幸存者想起他們就感到心裏難過。但是可以告慰他們在天之靈的是,他們未競的事業已經變成了現實或者正在變成現實。

抗日戰爭已經結束了40年,但是它的革命精神卻永遠值得我們發揚。40年前,中國是個弱國。我國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靠的是團結一致、不屈不撓的頑強戰鬥精神,才把日本侵略者打敗了。今天,我們要振興中華,也隻有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靠全國人民同心同德,講理想,守紀律,搞好改革,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才能使國家真正富強起來。現在,我們還麵臨著實現台灣回歸祖國的任務。抗日戰爭是在國共兩黨合作的條件下進行的。既然40年前國共兩黨能合作抗日,那麼現在國共兩黨也能合作振興中華,不過這要做大量的工作。黨中央已經提出了“一國兩製”等一係列實現國共再次合作的積極主張。我們相信,隻要進行不懈的努力,國共兩黨一定能再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國統一的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