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中美簽訂的《華工條約》有效期限十年滿期,美帝國主義不僅對中國人民提出的廢除這一不平等條約和改變虐待華人各種措施的要求一概不加理睬,反而強迫清政府繼續簽訂更為苛刻的條約。這樣,就激起了中國人民更大的憤怒,全國人民很快就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美愛國運動。
1905年5月10日(光緒三十一年四月七日),上海商界人士召開商務總會,討論抵製美貨的辦法。議決以兩月為期,到時如果美國仍然拒不接受中國人民的正義要求,便以不運銷美貨相抵製。這一倡議立即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支持,全國許多城鎮的工商業者、學校和群眾團體都起來響應,加緊反美愛國運動的宣傳,通過抵製美貨的決議。等到兩個月的限期已滿,美帝國主義仍然沒有理會,反美愛國運動便迅速進入高潮。
這時,全國各界人民以及誨外華僑一致行動起來,積極地開展了抵製美貨的各種活動。運動一開始,各地學生和知識分子就紛紛舉行集會演說,散發宣傳品,相約不用美製書籍文具。許多婦女團體不僅提出了不用美貨的約言,並且還到各地各家進行宣傳鼓動。留日學生以及美洲、歐洲的許多華僑宣布不用美貨,積極支持祖國人民的鬥爭。
在這次反美鬥爭中,工農勞動群眾表現得最為堅決徹底。如上海報關行工人召開了特別大會,議定堅決不用美貨並拒絕裝運美貨,上海刻字業工人開會決定不刻印美貨商標,而對刻印抵製美貨的宣傳品則減半取值;上海裁縫工人也相約不為顧客做美國布料的衣服。廣州食品業工人集議拒用美國麵粉。漢口、鎮江、營口等地的碼頭工人都拒絕裝運美貨。南京、蘇州、揚州等地的工人提出了永遠不用美貨的堅決主張。無錫農民代表唐克昌宣布響應抵製美貨的號召,表示如美不廢約將堅持到底。嘉定及其附近各縣農民的態度更為堅決,他們除了燒毀美貨外,還傳唱著一首《哀同胞》的民歌,積極宣傳反帝愛國思想。
民族資產階級由於抵製美貨符合他們的利益,因此他們發起了這次運動;但是他們同帝國主義在經濟上又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們不敢得罪洋人,害怕運動搞得過火,當運動廣泛展開後,就動搖了。後來甚至號召“文明”抵製,極力限製廣大群眾的鬥爭。作為運動重要發起者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曾鑄還公然提出取消抵製辦法。可見,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是不能夠擔當中國人民反帝鬥爭的領導責任的。這個任務隻有中國工人階級才能擔當起來。
反美愛國運動興起後,美帝國主義一麵脅迫清政府加緊鎮壓,一麵又使用欺騙的辦法極力分化破壞這次運動。清政府在美帝國主義的威脅下,公然下令實行鎮壓;買辦資產階級則采取卑鄙的手段進行破壞,加上民族資產階級又中途動搖退卻。這一運動終於在中外反革命勢力的聯合壓迫下失敗了。
這次運動雖然失敗,但它所起的作用卻是很大的。它迫使美國和清政府沒敢繼續訂立虐待華工的條約;同時使美帝國主義在經濟上也受到了一定的打擊,1906年美國對中國的棉布輸出較上年減少一半以上,煤油輸出也有減少。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運動,反帝愛國的思想得到廣泛的傳播,大大地促進了全國人民的覺醒。
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北京至張家口)是中國鐵路史上由中國人自己勘測設計、自己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主持這條鐵路工程的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工程師詹天佑。
1903年清朝政府決定修建從北京至張家口的鐵路,以溝通北京同內蒙的交通和物資貿易,消息傳出後,英、俄兩國都想插手進來,互相搶奪,爭持不下,最後才同意由中國自己修建,但英、俄雙方均聲明中國不得聘請外國人參與修建工程(實際上就是不許對方插手)。1905年4月,清政府委派詹天佑為修建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主持全線工程。
詹天佑(1861~1919),廣東南海縣人,1873年考取留美官費生,被派到美國留學,1881年學成回國。他在大學學習期間,專攻土木工程,成績優異,但回國後卻被派去福建水師學堂學習駕駛,以後又轉至廣東當英文教習,八年以後才由朋友的推薦到鐵路工作。詹天佑熱愛自己的祖國,極願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為中國的建設服務。但是,那時的中國卻是一個貧困落後備受帝國主義欺淩的國家,他在鐵路工作期間,親眼看到了外國欺負中國的無數事實,外國工程技術人員蠻橫無理的態度使他心中憤憤不平。當他聽到要由中國人自己負責修建一條鐵路時,感到由衷的高興。他愉快地接受這個任命,立即帶領部分工程技術人員,投入緊張的線路勘測工作。根據當時築路經費的限度,經過勘測比較之後,詹天佑選定了從豐台、經西直門、清河、沙河、南口、居庸關、八達嶺達張家口的線路,全長三百八十華裏。其中南口至八達嶺的關溝地帶,地勢險峻,坡度很大,南口和八達嶺高度差距達一百八十丈,而且懸崖峭壁,工程十分艱巨,是全線的關鍵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