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喚醒求知欲,提升男孩的學習能力(1)(3 / 3)

男孩主動涉獵新知識,會有新奇感,進而喜歡上預習。

子涵剛上一年級,明天老師要教兩首古詩和6以內的加法。

一回到家,他就按老師的提示,把生字詞注上音,還開始背誦這兩首詩,看相關輔導書上該詩的鑒賞及釋義解釋。預習完語文,他又開始學數學,背完了6以內的加法表,還做了課後習題。

男孩的預習習慣,需要慢慢培養,從剛開始學習隻能簡單地預習,慢慢就能隨課業任務加重,學會係統、複雜內容的預習。

建議二:教會男孩正確預習的方法

男孩有了預習意識,並不一定能夠預習好。預習能力需要逐步培養、提升。

預習事項包括翻查、分析、綜合、體會、審度等。

具體以語文為例,先是閱讀課文,將文中生字、新詞、難句、篇章結構、中心思想、藝術特色、思考練習、困惑疑問進行初步了解,然後查閱字、詞典,將生字、詞解決;查閱資料、筆記,將難句、篇章結構、藝術特色解決,最後做思考練習,將疑點標記出來。

建議三:預習時做到“心到、眼到、手到”

預習時“心到”指預習時要用腦,把書中的思想、知識和男孩已有的思想、知識比較;“眼到”指集中注意力,看清文字;“手到”指邊看邊思考,對一些生字詞、疑難點做注解或記號。

黎昕的媽媽督促他預習,每次拿起課本,他就會大聲朗讀文章,一讀就是好幾遍。然後就開始將生字表中的拚音標注在正文中。

做完這兩項工作,他就放下書去玩了。黎昕沒有用心,隻是做表麵形式工作,所以預習效果並不好。現在,因為每天都要預習,黎昕慢慢開始厭學了。

男孩在自覺狀態下預習,才能用心來思考、標記,找出疑問點。預習時做不到“心到、眼到、手到”,隻是做做表麵功夫,並不能真正達到預習效果。

建議四:及時總結預習經驗,堅持預習

預習是一種自主學習的過程,男孩需要不斷總結經驗,調整策略,以期達到最佳的預習效果。會預習的男孩能夠實現完全的自主學習,通過自己就能完全掌握新知識。

預習隻有堅持下去,才能使每個新知識點都被精準掌握。

立國從小喜歡數學,剛開始他對新課預習,並自己演練公式,開始做題。

往往是老師講課前,他的課後練習已經完成了多半,隻對一些疑難點著重聽聽老師的講解。

立國常常總結好的預習經驗,四年級開始,他就能自學五年級的課程了。立國從預習走向了自學,數學成績一直全年級領先,他很有成就感。

預習就是自主學習,會預習的男孩能夠自學掌握全部新知識,實現最佳預習。預習的最終目的是掌握新知識,隻要有助於新知識掌握的經驗,男孩都可以采用。

學會聽講,把握好課堂45分鍾

【家教現場】

陳龍一上課就打瞌睡,一下課就精神抖擻,他就是不喜歡聽講。陳龍常說:“老師講課跟念經一樣,聽著聽著就犯困了。”

陳龍常常上課睡覺,下課趕筆記、趕作業,忙得不亦樂乎。老師有幾次發現他又快睡著了,就罰他站著聽課。

期末了,陳龍的成績考得很差,都快成全班倒數了。他一下子覺得臉丟大了,開始深刻反省自己。

媽媽對他說:“你的毛病就是不會聽講,老師講課你睡覺,怎麼能學得好。”

第二學年開始後,陳龍開始集中精力聽講。雖然還是有些聽不懂,但他也能聽懂不少了。不到兩個月,單元測試中,陳龍的進步就很明顯了。

陳龍看到成績有起色,聽講的勁頭日益高漲。

【案例剖析】

聽講也需要方法。聽講很重要,學齡階段80%的知識點來源於聽課。男孩不會聽講,知識點的掌握率低,會給做題及複習帶來很大難度。

聽講的效率,直接影響到男孩的成績。男孩的主要學習時間是課堂學習,從早晨進校門到晚上回家,全天最好的時間段都在課堂上。男孩不會聽講,不願意聽講,這一天的時間就白過了。

男孩自我控製能力差,上課坐不住,總是做小動作,不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都是不善於聽講的表現。

男孩會聽講,並非指老實坐著、安靜地聽。男孩能夠積極主動地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能夠抓住每個知識點,才叫認真聽講。

大部分成績不好的男孩,往往是上課時聽不懂,家庭作業也不會做。舊知識還沒掌握好,新知識更是一塌糊塗,日積月累,成績越來越差。

課堂45分鍾,是掌握新知識的關鍵時間,如果不能用心聽,跟著知識點跑,就會逐漸拉開學習差距。

男孩剛入學時,媽媽就應該強調聽講的重要性,讓男孩學會把握課堂45分鍾。

從小學到初、高中,所有的新知識,多由課堂教學來完成。學會聽講,是整個學生生涯中最重要的事,它會影響男孩的整個學習進程。

男孩隻有善於聽老師的講解,才能夠迅速掌握知識點,才能學有所得。

【專家給媽媽的建議】

建議一:聽講時集中注意力,排除雜念

注意力不集中,是許多低年級男孩的通病。男孩要學會集中注意力,排除各種幹擾因素,專注於目前的事。

媽媽要培養男孩的專注力,可以通過下棋、繪畫等活動,讓剛入學的男孩學會長時間專注於一件事。

男孩上課小動作多,總是坐不住,外麵一有響聲,馬上就扭頭,聽課質量肯定會受影響。男孩比女孩好動,容易在課堂上分心。媽媽應加強對男孩專注力的培養,讓男孩學會靜下心來做事。

建議二:了解老師講新課的規律

老師講新課時,一般會遵循“三大段”的規律,即講三遍。第一遍全麵係統地講解新知識;第二遍將重點、難點詳細地講解一遍;第三遍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對一些遺漏點講第三遍。

男孩要掌握這個規律,第一遍要認真仔細地全程聽,第二遍有選擇性地聽,第三遍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聽。

王品聽老師說,下節課要講新課,下課後他沒有選擇激烈的遊戲,在走廊裏轉了轉。上課鈴聲一響,他就進來了,心情馬上恢複了平靜。

課堂前5分鍾,老師複習了上次的舊知識。老師開始講解新知識時,王品已處於最佳聽課狀態,他精力集中、思維活躍,馬上跟上了講課的節奏。15分鍾下來,新知識他掌握了多半。

第二遍,他選擇性聽了一個難點。王品很重視新課,也找準了老師的講課規律。

老師講新課,是學生聽課的重中之重,也會遵循一定的規律。人的興奮點不能持續45分鍾,男孩要調整狀態,在聽第一遍講解時,將狀態調整到最佳點,跟上老師的節奏,一舉攻克各個新知識點。

建議三:重視課堂互動環節

課堂互動環節,是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一種方式。隻有積極參與才能調動學習熱情。

老師提問時,男孩要踴躍發言,無論回答正誤,都能有許多收獲。

梁琳在課堂上很活躍。聽到老師問:“下麵誰來讀課文?”他會馬上舉手。

雖然老師也許會點別人,但他也獲得了很多機會。有不懂的問題,梁琳也會舉手問。他聽課很積極,老師的目光經常停留在他身上。老師的關注、稱讚,都調動了他的學習熱情,讓他聽得更認真。

老師講課時,會有課堂互動環節。這個環節要爭取表現機會,媽媽要鼓勵男孩重視它。如果男孩喜歡課堂互動,就能融入到學習氛圍中來,積極主動地學習。

建議四:學會做課堂筆記

男孩與女孩比較,多半不重視課堂筆記。筆記是男孩聽課的見證,能夠幫助男孩記住知識的重難點、易混淆點。記憶力再好的人,也不能記住所有的重、難點。“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會做課堂筆記,也是聽課的重要組成部分。

筆記能為課外作業及日後的複習提供便利。記筆記時應該抓重、難點,並不是把老師的每句話都記下來,重心要放在聽講上,記筆記是聽講的輔助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