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幫助孩子平穩地度過青春期(3 / 3)

早戀,永遠是學校和家庭最為敏感的話題,父母們也是談早戀色變。青少年時期的孩子由於生理與心理發展的不同步性,往往把異性理想化,不懂得理性分析,在自己眼裏,總認為對方是完美無缺的。這種戀愛難以長久,並且會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影響。

但是對於早戀,父母也不應該過於恐慌。著名詩人歌德的詩中寫道:“哪個少男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孩子渴望與異性交往,渴望了解異性是很正常的心理反應,但是父母應該正確地指導孩子走出早戀的誤區,教育他們正確認識異性交往。

【專家給媽媽的建議】

建議一:告訴孩子早戀的危害

早戀肯定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尤其是孩子在青春期心理不成熟,很容易把自己的戀愛對象完美化,但是當對方不能按自己心中的理想標準行為時,便會讓他們心生挫折感,從而嚴重影響他們的情緒穩定和正常的學習。

父母應該及時告訴孩子早戀的危害,例如小戀人之間的爭吵會影響他們情緒的穩定,使他們不能安心地學習,正常地生活,而且,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容易衝動,不能妥善處理好戀愛關係中出現的衝突,很容易出現極端現象。

建議二: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可以讓孩子分散注意力,全力投入其中,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保持愉快的心情。當孩子的時間都用於參加集體活動了,他們對異性的關注也會大大減弱,從而能避早戀於無形或者順利地走出早戀的誤區。

當孩子早戀了或者有早戀的傾向,父母應該鼓勵他們多參加集體活動,充實他們的精神生活,讓他們減少對戀人或者異性的關注,自然而然地走出早戀的誤區。同時,父母也可以帶孩子出去旅遊,散散心,讓他們減少對異性的關注,把早戀扼殺在搖籃之中。

建議三:鼓勵孩子多接觸一些異性朋友

孩子在青春期對異性感到很好奇,也開始萌發戀愛和性的念頭,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這時候,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多接觸一些異性朋友,通過交往消除對異性的神秘感,從而避免早戀的發生。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多與異性接觸,而不應該把眼光停留在一個異性朋友身上,這樣很容易一葉障目,讓孩子產生錯覺,也容易讓孩子進入早戀的誤區。當孩子誤入早戀時,父母也可以鼓勵孩子多接觸異性朋友,讓他自覺地放棄早戀。

建議四:真誠與孩子進行溝通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應該充分尊重他自己的意願和想法,不要強行把自己的觀點加到他身上。在與他溝通時,一定要真誠,要站在他的立場上看問題,不要動輒嗬斥孩子,這樣孩子根本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可能父母說不行的他卻偏偏去做。

孩子已經早戀或者有早戀的傾向,父母要真誠地與他進行溝通,對他的行為和心理表示理解,同時告訴他自己當年的感受和體會,不要急於命令和批評他,以免引起他的反感。一定要用真誠的愛去對待“早戀”的孩子,切不要對他的行為采用譏諷、挖苦的口氣。

建議五:用遠大追求衝淡孩子的早戀情結

孩子沉迷戀愛,必然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這也是孩子不宜過早戀愛的原因,他們還有許多知識和生活經驗需要學習。早戀容易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父母可以運用遠大的理想和追求衝淡孩子對戀愛的關注。

當孩子過早地涉足戀愛時,父母應該及時幫助他設計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讓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和理想上,從而減少對戀愛的注意力。

告訴你的男孩這樣應對性騷擾

【家教現場】

李路是個四年級的男孩子,今年10歲了。小路本來非常活潑開朗,可是最近他突然變得沉默起來,而且動不動就發脾氣。

媽媽覺得很奇怪,便細心地和他聊天。小路剛開始對媽媽愛答不理地,但在媽媽的安慰和引導下,小路終於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秘密。原來上個星期一放學後,他像平常一樣走回家。剛走到小區門口,他就遇見了以前總在門口賣燒餅的張叔叔。

叔叔招手示意他過去,小路毫無防備地走了過去。然後叔叔說想請他幫忙去家裏取點東西,因為自己現在騰不開身。看著叔叔著急的樣子,小路答應了。可是當小路到了叔叔說的那個地方,他剛走進門,張叔叔卻也跟了進來。

張叔叔一改剛才可憐兮兮的樣子,用恐嚇的語氣命令小路脫掉衣服。小路當時嚇得大哭起來,可是當他在淚眼中看到張叔叔那凶神惡煞的樣子,隻得順從地脫掉自己的衣服……

事後,張叔叔還恐嚇他不準告訴父母,因此,小路回家後不敢向父母說。後來張叔叔還多次這樣騷擾小路。媽媽得知事情原委後,當即愣在原處,好不容易她才緩過神來報了警。

【案例剖析】

兒童性侵犯是指一切用欺哄、武力、討好、教唆或者物質誘惑及其他方式把兒童引向性接觸,以求滿足侵犯者性需求的行為。性侵犯早已經不是新聞了,這隻黑手甚至伸向了自我保護能力非常薄弱的孩子們,因此,必須引起父母的足夠重視。

中小學生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同時由於我國傳統思想的影響,許多家庭不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使許多孩子對於性的知識知之甚少,導致現在許多性侵犯的黑手伸向了孩子們,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因此,為了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們應該及早告訴孩子如何應對這些性騷擾。

針對兒童的性騷擾已經不是新鮮事了,但是作為父母,應該反思一下:為什麼犯罪分子偏偏選中孩子呢?父母又應該為此做些什麼呢?許多父母認為,孩子沒有保護能力,對性沒有認識,因此,隻能靠父母提供更為細致周全的保護。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父母應該及時告訴孩子在麵對性騷擾時如何保護自己,告訴孩子什麼是性騷擾,讓孩子對犯罪有戒備心理,這樣才能真正使孩子遠離性騷擾的危害。父母渴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無菌的環境是一個良好的願望,因為孩子不是裝在父母口袋裏的東西,他們總是需要和社會發生或多或少的聯係,而這就會給犯罪分子機會。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學會自衛。

【專家給媽媽的建議】

建議一:幫助孩子認識性器官

性器官包括女性的乳房、陰部、臂部和男孩子的陰莖、陰囊等,都是屬於自己的隱私。父母應該及早幫助孩子認識這些性器官,並且告訴他們這些器官都是需要隱藏和保護起來的,不能隨意讓他人觀看、撫摸等。

譚健是個一年級的男孩子,今年7歲了。他很活潑可愛,在社區裏擁有許多同齡的玩伴。

有一天回家後,譚健告訴父母,自己跟夥伴們玩遊戲,誰輸了就脫褲子。爸爸聽了之後覺得又好笑又特別生氣。於是那天晚上,他帶著孩子一起沐浴,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性器官,並且告訴他,這些都是屬於自己的隱私,不能隨便讓他人觀看、撫摸。

譚健聽了之後,點點頭,說以後再也不跟夥伴們玩脫褲子遊戲了。

父母應該及早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性器官,並且告訴他們這些地方是自己的隱私,需要小心地隱藏和保護起來。例如父親可以和兒子一起沐浴,告訴孩子辨認各種性器官,告訴他們要保持這些地方的清潔衛生,尤其不能讓他人侵犯。

建議二:讓孩子了解性侵犯

孩子自我保護意識薄弱,並且對性知識了解很少,更不知道什麼是性侵犯以及性侵犯者的常用手段,因此,當他們麵對性侵犯時,往往不知所措。這其實也是父母過度地保護孩子造成的後果,因此,父母應該及時讓孩子了解性侵犯者的手段,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性器官是不能讓人觀看和撫摸的,這是性侵犯的行為,如果孩子受到性侵犯將會對他的身心發展造成不良影響。父母應該告訴孩子,要拒絕別人的誘惑和哄騙,保護自己。

建議三:幫助孩子杜絕各種不良交往

有調查顯示,一般性侵犯者多為受害者的熟人甚至是朋友。因此,父母們一定要擦亮眼睛,幫助孩子分辨良友和損友,堅決杜絕孩子進行的各種不良交往。

父母應該仔細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了解孩子朋友的基本情況,指導孩子辨認真正的朋友和別有居心的人,幫助孩子杜絕不良的交往,把性騷擾扼殺在萌芽狀態。

建議四:告訴孩子遇到性侵犯敢於說“不”

遇到不懷好意的性騷擾,許多孩子選擇了沉默,他們也感覺到了別扭和尷尬,但是卻裝作什麼也不知道,讓犯罪分子輕易得逞,更可能導致犯罪分子進一步的侵害。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當他們在公共場所遇到性騷擾時,一定要大聲地拒絕,例如說“不要碰我”等。

建議五:教給孩子一些應對性騷擾的方法

父母應該教給孩子一些應對性騷擾的方法,免得孩子在麵對騷擾時不知所措,從而讓犯罪分子得逞。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遇到性騷擾時,如果周圍人煙比較稀少,就要盡量穩住犯罪分子,尋找機會逃脫或者求助,如果周圍有人群集中的地方,則應該當機立斷地跑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求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