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兵出淮水,汝南郡風起雲湧! 第三十七章 話不投機(1 / 2)

“何太守既然知道如今天下紛擾,內憂外患,難道就不曾想過導致這一切的根由?始建國元年,朝廷僅憑符命之說,就將原本臣服的匈奴、高句驪、西域諸國和西南夷等屬國統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為侯,甚至將匈奴單於改為‘降奴服於’,高句驪改名‘下句驪’,各族因此拒絕臣服,這才導致邊境戰亂不斷。”

這些都是實情,何太守當然知曉,望著李雲道:“繼續說下去。”

對方若無其事的表情讓李雲皺了皺眉頭,還是說道:“再說內憂,各州郡盜賊流民四起,遠遠超過邸報上所記載的數量,這皆因朝廷的措施不合時令,隻求仿效周朝的製度,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項政策朝令夕改,加上多年來屢有旱澇蝗災,而朝廷不僅沒有賑災,反而為了誇誇其談的功績加征徭役賦稅,百姓饑寒窮愁,焉能不反?”

“天鳳六年的時候,嚴伯石給當今聖上的奏章裏麵說到匈奴可且以為後,先憂山東盜賊,見解獨到啊!”何太守聽到這裏,悠悠然地插了句。

這是去年朝廷增兵匈奴,嚴尤規諫時說的話,不過李雲卻看出來何太守的臉上有淡淡的嘲諷之色,不像是讚同這句話的意思,接著就聽到對方冷笑道:

“依本官看,邊患和盜賊都不足為慮,而那些有心人才是心腹大患,李將軍以為然否?”

言外之意太明顯,你李雲就是有心人,注意著何太守表情的李雲如何聽不出來,然否個屁!握著刀柄的手不由得加重力氣,感情前麵說的話都是白費口舌,對方根本沒有聽進去。

在廳外守衛的家丁和何府的仆從知道裏麵在談重要的事,都是離大廳幾十步遠,以聽不到說話的聲音為準。雙方一個認為自家將軍勇武非常,何太守不過是個儒生,另一方因是在自家府宅,所以都很放鬆,猛聽到廳內“砰”一聲大響,外麵的幾十個親衛家丁立刻抽出兵器,朝著廳中衝去。

何府的仆從們就慢了許多,片刻之後才是慌慌張張跟著跑進去,這些人衝進去後卻都是愕然,李雲單手拄刀,一副憤怒到了極點的模樣席坐在那裏,麵前的案幾已經是粉碎。而何太守端坐在主座上,臉上有著驚訝的神色,不過卻不害怕,眾人正摸不著頭腦的時候,聽到李雲沉聲說道:

“沒事,都出去!”

親衛們點頭躬身退下,何府的仆從們猶豫了下,見自家主人點頭示意,頗為忐忑的跟著退了出去,臨走的時候都是禁不住的看了碎了一地的案幾一眼,心想那案幾可是上好的木料打造,真是力氣大,明顯是一巴掌拍碎的。

“人都說李將軍勇力過人,今日一見方知傳言不虛,但不知將軍為何如此憤怒?”

何太守倒是饒有興趣的問道,李雲猛吸了幾口氣,這才平複怒火,開口冷然地說道:“何太守,你多番試探,不就是說我想造反嗎?這你可大錯特錯,這天下本來就並非是王巨君一人的天下,他王巨君不過是做著千古一帝的美夢罷了,剛愎自用,倨傲不聽諫言,不顧百姓死活。擊益州數年不能克,何太守,你可知道死了多少百姓兵士?如今各郡已經民不聊生,不堪使役,他還搜刮全國財物妄想再伐匈奴,匈奴沒有擊退,北邊的郡縣已是百裏無人煙……”

何太守聽到一半,臉色鐵青,豁然而起怒叱道:“住口!李雲,你竟敢直呼聖上的名號!還說沒有悖逆之心,僅憑這些話就能定你個大不敬之罪!”

反正已經不指望能說服這位隻想著潔身自好,並且滿腦子都是頑固忠君思想的何敞,李雲倒是沒有了以往的束手束腳,哈哈大笑,嘲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