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兵出淮水,汝南郡風起雲湧! 第三十七章 話不投機(2 / 2)

“如今各州郡出現無數的流民,你以為是那王巨君一個人的功勞?我可以明白的說,你們這些官吏人人有份,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在我眼裏,你們還真不如山東的樊崇,起碼他會分糧給快要餓死的百姓!出現大量流民盜賊還隻是開始,要不了兩年,中原就會烽煙四起,有些實力的都會割據一方,大亂就要來了,亂戰之下會死多少人,你可想過?我說會死去幾千萬人,百姓僅存十之二三,並非妄言,信不信由你!”

說道最後,李雲的言語也開始激昂起來,何太守卻是冷笑道:“危言聳聽,即便出現反賊,聖上擁幾十萬精兵,還怕平定不了嗎?何來天下大亂!劉崇、翟義之輩就是前車之鑒。”

翟義之子就在城內做都尉呢,李雲歎息一聲,說道:“朝廷中可還有會帶兵作戰之人嗎?有能力的不是被賜死就是遭貶嫡,剩下的都是些溜須拍馬之輩,就算王巨君放個屁他們都會說成是香的!如那奉新公衛將軍王興,不過是城門令史,崇新公前將軍王盛是賣餅的,美新公國將哀章更是品行不端,好說大話,這些人隻因一冊金匱,便封爵受官,讓這些人帶兵征伐,何太守覺得能勝嗎?”

聽到這些,何敞頓時變了臉色,卻還是說了一句:“說了這麼多,不過都是些臆測之語,說來說去你還不是想謀反,你若是不想謀反,為何在江夏屯兵?你若是真的不想造反,為何殘害安陽等地的縣宰,還在那裏修建軍營?隻怕你早就懷了謀反的念頭吧?”

如今已經撕破臉皮,多說無益,李雲用將來才會發生的曆史來解釋,對方不信他也沒辦法,站起來朝著外麵高聲道:“將東西抬進來!”

“怎麼?本官揭穿你的真麵目,就想用錢財……”何太守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別把自己看得太高!”李雲打斷對方的話,指著幾名親衛抬進來的箱子,說道:“送給你好好看看,汝南郡在你這位太守的治理下究竟如何,若無他事,李某就此告辭!”

不去理會何太守的臉色,帶著親衛家丁便出了何府,和對方的一席話,是李雲來到這個時代以來,表達心中想法最多的一次,不過結果卻是未能如願,計劃趕不上變化,很多事情看來是不能指望何敞的協助,而是要放手去幹了。

既然和太守翻臉,那李雲總要做些動作,留下一些人嚴密監視何府和郡府衙門,加上城中的探子,萬一有事也都能及時做出反應。

平輿城的城門尉這兩天過得是水深火熱,當日他最後站出來說的那句話,完全是出自一時衝動,看到刺奸都尉的強勢和手下人馬的精悍,存著投靠的心思,想以此作為進身之階。不過,那些話讓百姓們高興,並且見到他都會笑臉相對,可謂是名聲大噪,卻也得罪了許多人,出門時,總感覺在眾多笑臉之中有人不懷好意的盯著自己,就連每次回衙門交令,那些上官和同僚也是沒有好臉色。

城門尉已經三十多歲了,往日一腔報效朝廷的熱情雖然消減許多,但也不會放過任何晉身的機會,所以在聽說城中有強人出沒才會連忙趕去。遇見李雲以後發生的事讓其看到了機會,可他最期望的事情並沒有發生,李將軍好像忘記了他這個人一樣,事後沒有半點反應,然而開弓沒有回頭箭,城門尉知道,無論怎樣自己是徹底站在李將軍那邊了,至少在外人眼裏是如此。

“都小心點兒,仔細盤查,不要放任何可疑之人出入!”城門尉巡視到東門,邊想著心事,邊大聲對守衛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