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炎
扁桃腺的功能是阻礙細菌從口腔進入機體,把細菌限定在咽喉部。也就是由於這個原因,扁桃腺炎一般都同時伴有咽炎。扁桃腺炎也是身體發生感染的一個信號,可以引起全身機體的抵禦反應。增殖體起著與扁桃腺同樣的作用,位於鼻後,而不是咽部。所以人們常把這兩個腺體一起考慮。扁桃腺對於10歲以內的孩子特別重要,有利於抗感染,是機體的強有力的防禦器官。每當孩子患扁桃腺炎時,孩子都會感到咽喉紅腫,扁桃腺上可能會出現白色的斑點。
你應該馬上請醫生給孩子檢查,醫生可能會給孩子開抗菌藥消炎。盡可能給孩子多吃些冰淇淋或是冷飲,這樣可以使咽喉痛緩解一些。
盡管扁桃腺和增殖體功能很重要,但過去常常會把它們切除。現在,耳鼻喉科醫生認為,考慮做扁桃腺切除術必須要參照很多標準,其中包括扁桃腺炎產重、複發,可能引起耳部感染或耳聾等。除了上述原因外,4歲以下的孩子一般不做扁桃腺切除術。扁桃腺炎最為常見的影響是引起中耳炎,進一步引起慢性耳聾。如果孩子經常發生扁桃腺炎,請你一定要注意孩子耳聾的症狀,如果確實發生耳聾,請馬上帶孩子看耳鼻喉專家。
麵蟲病
麵蟲是一種圓蟲,寄生在貓和狗體內。當貓和狗將糞便排到地麵上後,孩子可能會受糞便的汙染。孩子可能會將蟲卵食入體內。幼蟲穿過消化道進入血液,最後進入肺髒。孩子一般沒有任何症狀,但是如果孩子體內有幾條以上的煙蟲時,會出現腹痛和食欲喪失等現象。
預防勝過治療。不要讓動物到家裏孩子玩的地方,到公園或其他公共場所時,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衛生習慣。如果孩子患了此病,請醫生開打蟲藥進行治療。服藥時一定嚴格遵照醫囑。
蕁麻疼
蕁麻疹是皮膚過敏反應,也可以稱為風團疹。年齡較小的孩子易發蕁麻疹,隨著年齡的增長,蕁麻疹的發病將會下降。此病確診容易,特點為皮膚上風團,幾分鍾至數小時可自行全部消失。
孩子患上尊麻疹後,皮膚瘙癢異常,外觀很像蚊蟲叮咬。疼塊有時麵積很大,輪廓不清。可能導致眼瞼和唇舌的水腫,這時需要給孩子請醫生。引起皮膚、顏麵、眼睛唇舌水腫的常見原因是服用了阿斯匹林。
有很多方法可消除孩子的瘙癢,例如塗擦爐甘石洗液。如果隻是偶然發病,無須進行治療。如果經常發病,應帶孩子看小兒皮膚科醫生,醫生將會對孩子的蕁麻疹檢查,找出皮疹的原因。
有一種蕁麻疹叫做丘疹性蕁麻疹,由來自貓狗身上的跳蚤引起。我清楚地記得,我的診所常有一個孩子看病,每次發病時都是去奶奶家回來以後,因為她在奶奶家招上了貓身上的跳蚤。治療方法很簡單,即消滅跳蚤,而不要消滅你的貓。
嘔吐
嘔吐是經過口腔,胃內容物劇烈地噴出體外的過程。嬰兒有時會溢奶,即吃過奶後,從口內排出少量的奶酪樣的東西。所以一定要將溢奶和嘔吐區別開。嘔吐的原因很多,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是孩子突然嘔吐,嘔吐後,孩子感到舒服了很多,一切都恢複正常。
嘔吐也可能是某種疾病的症狀,如幽門狹窄,或者是某些傳染病的反應,如耳部感染等。發燒可引起嘔吐,感冒也會由於吞入大量的鼻內分泌物,刺激胃粘膜引起嘔吐,如果孩子咳嗽嚴重,也會引起嘔吐,吐了剛吃下的食物。其他能引起嘔吐的原因有肓腸炎、腦膜炎、偏頭痛、食物中毒和旅行病等。有時孩子過於激動或焦急,也會出現嘔吐,但一般隻發生在幼兒身上。
要認真對待嘔吐,因為嘔吐會造成孩子脫水,年齡較小的孩子更為嚴重。
讓孩子臥床休息,同時在方便的位置放一個盆或大碗,供孩子嘔吐用。孩子喝水要勤、每次量要少,水中加一點鹽和糖,每10-15分鍾喝一次。測量孩子的體溫,觀察孩子有無發燒現象,用濕而涼快的毛巾給孩子擦臉,降低孩子的體溫。讓孩子漱口、刷牙,以除去口內的異味。
如果孩子嘔吐達6小時以上,或者嘔吐伴有發燒、腹瀉及其他危險症狀,如耳痛等,一定要請醫生。醫生會根據孩子的症狀,做出合理的治療。醫生治療時還會注意到預防孩子脫水的問題。在惡心,嘔吐過後,可以給孩子吃一些無刺激性的食物,然後再緩慢過渡到固體食物。
百日咳這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如果發生在不到1歲的孩子的身上則更為嚴重。與很多兒童常見病一樣,病初表現為流鼻涕、咳嗽、體溫略有升高。接下來孩子出現嚴重的、近乎痙攣的咳嗽,孩子吸氣非常困難,表現出典型的“哮咳”。現在百日咳的疫苗,與白喉、破傷風一起注射。馬上請醫生,醫生可能會開抗菌素。如果治療及時,可以有效地預防胸部感染。醫生可能還會給你講解給孩子拍背清理肺內痰液的方法。如果孩子咳嗽劇烈,你應該抱起孩子,努力使其平靜下來。否則孩子精神緊張,呼吸會更加困難。在咳嗽的間歇期,可以把孩子的身體墊起來一些,這樣有利於呼吸。吃東西會引起嘔吐,可以給孩子少量的、方便的食品(必要時,可以搗碎食品)。最好在咳嗽結束後,馬上讓孩子吃。
免疫接種(0-3歲)
免疫接種是預防醫學中最為重要的部分,消除了很多曾經是致死性的疾。保證免疫的效果需要嚴格地遵守社區的免疫計劃,家長的責任保證孩子受到計劃免疫的保護。
免疫接種是通過身體接觸到小劑量的細菌或病毒發揮作用的。接觸的方法可是注射、口腔滴液或者皮膚劃痕等。接種會刺激身體的防禦係統產生抗體,達到對抗某一疾病的目的。有的疫苗能夠做到終身免疫,有的需要定期使用。
最近的5-10年間,人們就百日咳的疫苗產生了爭議,因為百日咳免疫過程中引起了幾例腦炎。有觀點認為,屬於高危類型的孩子(例如患有驚厥的孩子或是親屬有驚厥病史的孩子),不應接受百日咳免疫接種。對於大多數的嬰兒,發生不良影響的危險性很低,完全可以進行免疫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