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居家安全,有備無患(1 / 3)

——小兒意外傷害事故及其預防小兒外傷害事故種種家中的意外事故摔傷由樓梯摔下來。利用放在陽台上的冷氣機室當跳板而跌落。睡覺時從沙發椅或床跌到地麵。從窗戶跌下來。燙傷拉扯桌巾導致桌上容器內的熱湯等整個往下澆。觸摸熱水瓶、電鍋而燙傷。瓦斯爐上的鍋子整個翻倒澆到身上而燙傷。被電熱氣燙傷。

被衝入道路的汽車撞倒

汽車意外事故,1-4歲的小孩發生率僅次於溺水的事故,對於5歲以上的小朋友卻是事故發生率最高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能力增強,戶外事故的危險性也相對的增高。因此,帶小朋友至戶外遊玩時;絕不可以離開孩子。自行車的。

將小挨放在自行車前,父母離開一會兒時,自行車整個倒下來。小孩坐在自行車後座,腳被卷入車輪裏。其他意外亊故被狗咬傷。嬰兒車的煞車板鬆開而翻落斜坡。讓孩子睡在車上引發中暑或脫水症而導致死亡。

外傷、出血擦傷

滑倒或跌倒時容易有擦傷。雖然擦傷的傷口淺,出血量少。但一般而言,由於傷口表麵麵積犬,易感染細菌所以要徹底清洗消毒。若傷口不深,隻要特別注意不要受到感染,並保持傷口透氣(不要貼紗布),很快就可以痊愈。緊急處置

用自來水清洗,再塗上雙氧水消毒。

傷口要徹底消毒幹淨,且不要有任何包紮。

割傷

被刀子或玻璃等銳利物品割破為割傷。割傷後先確認傷口的深淺,若有出血則先止血消毒。傷口很大時,除了接受縫合,用繃貼在傷口上麵亦可。

傷口深且大時,恐有神經或肌腱斷裂之憂,因此除了止血外,應盡速送醫治療。傷口以殺菌紗布蓋。

止血後要消毒並貼上無菌紗布,如果想讓傷口盡速愈合,也可使用繃帶。應立即確認事項傷口大小、深淺、出血程度、有無受到感染等。傷口在什麼位置,為何受傷。

割傷、刺傷時要確認有無玻璃碎片、木片等異物殘留傷。

刺傷

刺傷是指被刺、釘子、錐子等尖銳物刺到而受傷。刺傷的傷口大都小而深,出血量少。若被髒東西刺到,則傷口容易受到感染而化膿。特別是木片、泥土進入傷口,則有可能導致破傷風,因此要按住傷口,作徹底且大範圍的清洗及消毒。如果木片或泥土侵入深處不容易取出,或者是被生鏽的鐵釘深刺,為了避免有後遺症產生,應盡速到外科診所治療。緊急處置消毒:消毒紗布。

踏到釘子,被針刺到時,首先取出異物。再用手指壓住傷口兩側,將血擠出。傷口徹底消毒過後,還要用消毒紗布貼住。被刺刺傷消毒:消毒液。

被刺刺傷後要消毒傷口,並用消毒過的除毛器或鉗子把刺撥出來。刺撥出來後,還要再徹底消毒傷口一次,並貼上救急用的繃。

很難撥的刺在皮膚消毒過後,用消毒過的針切開四周的皮膚,就可將刺輕鬆取出。

抓傷

抓傷是指被小朋友的指甲或貓狗等抓破皮膚而受傷。抓傷的傷口多淺而呈線狀,不過由於小孩子的指甲藏有多病菌,所以還是有感染的可能性,用自來水清洗傷口後消毒就顯得很重要。貓抓的傷口也有可能變成插抓症,需特別注意。

受傷出血時,因受傷程度不同,出血的狀態及出血量也會不同。出血量過多容易有失血致死的危險,必須作適當的止血措施。若知道出血種類,對止血會有相當大的幫助。其中,出血的種類包括:微血管出血。

擦傷等大多為微血管出血,自皮膚內滲出血液。隻要用紗布用力無住傷口即可自然止血。

靜脈出血

靜脈出血是指暗紅色血液不斷由傷口流出,特別是大靜脈出血,出血量相當多,要特別注意。

動脈出血

動脈出血是指鮮紅色血液由傷口大量噴出,並隨著心髒的鼓動而時強時弱,是所有出血種類中最危險的。有效的止血法:直接壓迫法。

射傷等出血時,用清潔紗布覆蓋傷口後按壓,稱為直接壓迫法,此止血法對靜脈出血的止血相當有效。按壓方式是用手指由傷口上方強力按壓,再用繃帶緊緊綁住。

間接壓迫法(指壓法)

直接壓迫法無法止血時,按住傷口的同時,用手指強年傷口距離心髒最近的止血點。止血點在入體內有數個,隻要按住血管這個部位時血就會止住。按壓要領為用手指腹壓住有止血點的骨頭,至於動脈大量出血時要合並使用直接壓迫法和間接壓迫法,並緊急送醫。

手臂及腳的止血法為,在出血處距離心髒最近的止血點部位緊緊綁住(止血帶)一般、長型帶子、繃帶、三角布等。

摔倒、碰撞

撞到頭部不須擔心的情況

小孩的頭雖大,可是手腳並不十分靈活,所以常有失去平衡撞到頭的情形出現。

小孩的頭骨較大人軟,且有因門等頭骨未愈合處,所以撞到頭時腦部衝擊力不若成人般大,因而容易被輕忽。如果是下列的情況就可以不必太過擔心:撞到頭後馬上大聲哭泣,之後與平常沒兩樣。撞到後心情仍佳,飲食正常,沒有嘔吐的情形發生。雖會有腫包,但其餘各方麵沒什麼變化。

應立即確認事項

由什麼地方(高度約多少)跌落撞到那裏。跌落地點是什麼樣的狀況,跌落在什麼上麵等。有無意識、是否馬上哭泣、是否有臉色異常、嘔吐、痙攣等症狀。

一定要安靜觀察由高處跌落撞到頭時,若有下列症狀出現,應立即送醫診治:撞到後即失去意識(腦塞),不久又恢複意識。雖有意識,但有頭痛、想吐的症狀出現。發生疼攣。何種情況需緊急送醫有下列症狀時,除了注意看護,必須緊急送往醫院的腦外科:無意識—立即保持氣管通暢(抬高下巴將頭後仰)而後送醫,大量出血後一麵止血一麵送醫。出現休克—注意保溫,放在板子等上麵迅速送醫。不論怎樣,由高處跌落撞到頭時,即使症狀輕徽,也應接受醫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有些症狀是後來才會出現的。

胸部撞擊

撞到胸部時會呼吸困難,為了讓呼吸順暢需鬆開衣物,靠著椅背或躺下,接著在脖子下麵放置枕頭使頭後傾,以保持呼吸道順暢。若胸部某處有劇烈疼痛,有可能是肋骨斷或裂開。這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傷者安靜,盡量不要到胸部而將傷者放在硬板上,送往醫院外科。

腹部撞擊

撞到腹部非常危險。主要是胃、腸、肝髒、胰髒、脾髒、腎髒等內部器官會受傷破裂。剛撞擊後不覺怎樣,之後會不舒服想吐,所以要好好觀察情況,若呈休克狀態或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應立即送醫。

緊急處理

(胸部撞擊)

胸部某處劇烈疼痛時,可能是肋骨折斷,需讓傷者躺在硬板上,固定住胸部後,緊急送往醫院外科。

撞到胸部呼吸困難時,要讓傷者躺在硬地板上,鬆開衣物,並於脖子下放置枕頭,將頭後仰,保持呼吸暢通。(腹部撞擊)

休克時注意手腳保溫,緊急聯絡救護車送往醫院。隨時觀察脈搏及呼吸的情況。禁止給予任何飲料食物。嘔吐時臉朝側邊。

頸部,背部的撞擊

由高處跌落,強力撞擊頸、背部,會有頸部骨折、脊椎損傷,危害生命安全。若不知那裏受傷,覺得有撞到頸部或背部的可能性時,不要胡亂移動或搖晃小孩子的身體。

緊急處理

(頸部、背部受傷)

將類似枕頭的物品放置在傷者頸下,使頭部往後仰。但是,若頸部疼痛應禁止上述動作。若呼吸狀況平穩,則不需要。

仔細觀察,確認有無呼吸停頓及心髒的跳動、臉色、有無休克等。若有異常情況應作緊急處置,並聯絡救護車。盡量讓傷者安靜保溫,躺在硬板上固定住。立即送醫檢查。檢查疼痛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