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斯頓一直背對著電幕。這樣安全一點;雖然,他很清楚,背影也能泄露心事。一公裏外,他工作的地方——真理部,一個巨大的白色建築,聳立在一片汙穢的背景之上。他有點厭惡地想,這就是倫敦,一號空域的重要城市——一號空域在大洋國的各省中人口位居第三。他試圖擠出一點兒時的記憶,以證明倫敦是否一向是這個樣子。是否一向都有這一排排破敗的十九世紀的房屋,四周支著木樁,窗戶擋上了紙板,屋頂鋪上了瓦楞鐵,傾頹的花園圍牆歪歪扭扭?在轟炸過的地方,空氣中懸浮著石灰粉塵,柳葉菜在瓦礫堆上蔓生;有些地方,轟炸清理出了一片較大的空地,建起了一片片像雞舍一樣肮髒的木板房。可是,沒用,他什麼也想不起來:他的童年隻留下了一係列明亮的畫麵,沒有背景,難以名狀。
真理部——用新話(新話是大洋國的官方語言。它的結構和詞形變化見附錄。——原注)來說就是“真部”——和目之所及的一切物體都大不一樣。那是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式的建築,外牆是閃閃發光的白色混凝土,它一層一層地壘積而上,直指雲霄三百米。從溫斯頓站的地方,剛好可以看清用漂亮的字體題在白色牆麵上的三句黨的口號:
戰爭就是和平
自由就是奴役
無知就是力量
據說,真理部在地麵以上共有三千間房間,地下還有相應的分支。三座外形和規模與之相似的建築散布在倫敦各處。這四座建築在周圍的樓群中鶴立雞群,站在勝利大廈的樓頂上可以同時看見他們。那是四部的所在地,整個政府機構由這四部組成。真理部負責新聞、娛樂、教育和藝術。和平部負責戰爭。仁愛部負責法律和秩序。富足部負責經濟事務。用新話來說,它們分別稱為:真部、和部、愛部、富部。
仁愛部是個非常恐怖的地方,大樓裏沒有一扇窗戶。溫斯頓從沒進過仁愛部,甚至從未靠近過它五百米。除非有公務在身,否則誰也進不去。進去辦事的人要穿過像迷宮一樣的帶刺鐵絲網、鐵門,和隱藏的機關槍眼。連外圍的街道上都有麵目猙獰的黑衣警衛巡邏,個個帶著雙節警棍。
溫斯頓突然轉過身。他已經將五官定格在一個安詳樂觀的表情,這是麵對電幕時的最佳表情。他穿過房間走進小廚房。此時離開部裏,他犧牲了一頓餐廳裏的午餐。他知道廚房裏也沒什麼吃的,隻有一大塊深色的麵包,必須留作明天的早餐。他從架子上拿下了一瓶無色的液體,純白的標簽上寫著“勝利牌杜鬆子酒”。這酒聞上去有一種惡心的油膩膩的味道,像中國米酒。溫斯頓倒出了一茶杯,硬著頭皮像喝藥一樣一口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