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我慢之心(續)(1 / 2)

因為劉衍的話使得三個人之間的氣氛變得十分的古怪,劉衍倒是沒多大的感觸,那個女孩雖然十分的氣憤,不過對劉衍也有著很大的興趣,不時的拿眼睛偷瞄劉衍。劉衍對於女孩的小動作十分的清楚,可是對此他也不做任何理會。很快火車到了終點,劉衍回到了自己的“家”。

安心亭的幻境為劉衍營造了一份不實的記憶,在前世劉衍的父母過世的很早,這是劉衍心中永遠的痛。如今在幻境之中劉衍卻有一個完美的家,回到家裏看到自己的父母,劉衍從本來因為心魔而引發的我慢之心奇跡般的脫離出來。可以說,劉衍因為安心亭的幻境而引發了我慢的心魔,也因為這幻境脫離出我慢心魔。要是沒有這安心亭的幻境提前引出心魔劉衍不會一下子就深陷其中,同時因為提前引出心魔也使得心魔十分弱小,將對他自己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劉衍此時正在經曆練氣士入道最大和影響最是深遠的關口,心魔無聲動搖性格和道心,隨著修為精進,心性越來越是冷漠,本來就算是與骨肉至親之間,也仿佛有了一層隔膜。可是因為前世劉衍對於父母的死實在是刻骨銘心,一見到幻境中幻化出的父母形象劉衍一下子從心魔中脫離出來,不僅如此還找回自己的記憶。

“好險,這心魔來的無聲無息,要不是這幻境利用我前世的執念而弄巧成拙,我一定會沉淪下去,最終形如枯木,古井無波,漸漸偏離大道。”

雖然在前世有著太上忘情之說,不過那並不是讓人變得心如寒冰。莊子說:‘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一言。’忘言不是說把要說的話給忘了,而是默默的體味它的意思,不以說話來表達。同理忘情也不是無情,可是有情卻不為情牽、不為情困,要把情處理得豁達灑脫。曆史上許多修士生搬硬套,說是太上無情,天道無情,實際上都是他們自己走上了歪路,扭曲了了忘情的意境。

實際這煉心門、問心路、安心亭三個考驗就是為了讓人們磨練意誌,了解自己的心,最後可以做到風吹幡動而心不動。禪宗二祖斷臂求法,安心開悟。有一次慧可問道:“諸佛的法印,可以聽到嗎?”達摩道:“諸佛的法印,不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慧可聽了很茫然,便說:“弟子心十分不安,求師父為我安心。”達摩回答道“那就把你那不安的心拿來,我為你安心。”慧可沉吟了好久,回答道:“弟子找不到那個不安的心。”達摩於是回答道:“我已經為你將心安好了。”慧可聽了達摩的回答,當即豁然大悟,心懷踴躍。原來並沒有一個實在的心可得,也沒有一個實在的不安可安,安與不安,全是妄想。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也曾作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安心亭就是讓人安心開悟。劉衍前世也是熟讀佛經的人,對於斷臂求法,安心開悟,風吹幡動等佛門典故也是爛熟於心。經曆了我慢心魔和幻境的考驗劉衍知道安心亭就是為了讓人知道一切事物皆從心而起,心不起則一切不起,心不動則一切不動。

明白過來的劉衍發現這個傳承遺跡並不像他之前想的那樣簡單,不過他現在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現在當務之急是打鐵趁熱,馬上入定、靜修、,必須要以大智慧化為心燈照徹心間,雖然不能徹底驅除心魔,不過那也要守住本心才行,否則一旦再讓心魔有機可乘深陷我慢之心當中,劉衍可買把握再次脫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