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奇》,上海開明書店1928年版 (24)(1 / 3)

西天目山,屬於潛縣。昨天在地名藻溪的那個小站下車,坐轎向北行三四十裏,中途曾過一教口嶺,高峻可一二十丈。過教口嶺後,四麵的樣子就不同了。嶺外是小山荒田的世界,落寞不堪;嶺內向北,天目高高,就在麵前,路旁流水清滄,自然是天目山南麓流下來的雙清溪澗,或合或離,時與路會,村落很多,田也肥潤,橋梁路亭之多,更不必說了。經過白鶴溪上的白鶴橋,月亮橋後,路隻在一段一段的斜高上去。入大有村後,已上山路,天色陰陰,樹林暗密,一到山門,在這夜陰與樹影互競的黑暗網裏,遠遠聽到了幾聲鍾鼓梵唱的催眠暗示,一種畏怖,寂滅,皈依,出世的感覺,忽如雷電似的向腦門裏襲來。宗教的神秘作用,奇跡的可能性,我們在這裏便領略了一個飽滿,一半原係時間已垂暮的關係,一半我想也因一天遊旅倦了,筋骨氣分,都已有點酥懈了的緣故。

西天目的開山始祖,是元嘉熙年生下來的吳江人高峰禪師。修行坐道處,為西峰之獅子岩頭,到現在西天目還有一處名死關的修道處,就係高峰禪師當時榜門之號。禪師的骨塔,現在獅子峰下的獅子口裏。自元曆明,西天目的道場廟宇,全係建築在半山的,這獅子峰附近一帶的所謂獅子正宗禪寺者是。元以前,西天目山名不確見於經傳,東坡行縣,也不曾到此,謝太傅遊山,屐痕也不曾印及。元明兩代,寺屢廢屢興,直至清康熙年間,玉林國師始在現在的禪源寺基建高峰道場,實即元洪喬祖施田而建之雙清莊遺址。

在陰森森的夜色裏,轎子到了山門,下轎來一看,隻看見一座規模浩大的八字黃牆,牆內牆外,木架橫斜,這天目靈山的山門似正在動工修理。入門走一二裏,地高一段,進天王殿;再高一段,入韋馱寶殿;又高一段,是有一塊“行道”的匾額掛在那裏的法堂。從此一段一段,高而再高,過大雄寶殿,穿方丈居室,曲折旋繞,凡走了十幾分鍾,才到了東麵那間五開間的樓廳上名來青室的客堂裏。窗明幾淨,燈亮房深,陳設器具,卻像是上海灘上的頭號旅館,隻少了幾盞電燈,和賣唱賣身的幾個優婆夷耳。

正是舊曆的二月半晚上,一餐很舒適的素菜夜飯吃後,雲破月來,回廊上看得出寺前寺後的許多青峰黑影,及一條怪石很多的曲折的山溪。溪聲鏗鏘,月色模糊,剛讀完了第二十八回《野叟曝言》的語堂大師,含著雪茄,上回廊去背手一望,回到爐邊,就大叫了起來說:

“這真是絕好的Dichtung!”

可惜山腰雪滿,外麵的空氣尖冷,我們對了這一個清虛夜境,隻能割愛;吃了些從天王殿的攤販處買來的花生米和具有異味的土老酒後,幾個Dichter也隻好抱著委屈各自上床去做夢了。

侵晨七點,詩人們的夢就為山鳥的清唱所打破,大家起來梳洗早餐後,便預備著坐轎上山去遊山。語堂受了一點寒,不願行動,隻想在禪源寺的僧榻上臥讀《野叟曝言》,所以不去。

山路崎嶇陡削,本是意計中事;但這西天目山的路,實在也太逼側了;因為一麵是千回百折的清溪,一麵是奇岩矗立的石壁,兩邊都開鑿不出路來,故而這條由細石巨岩疊成的羊腸曲徑,隻能從樹梢頭繞,山嘴裏穿。我們覺得坐在轎子裏,有三條性命的危險,所以硬叫轎夫放下轎來,還是學著詩人的行徑,緩步微吟,慢慢兒的踏上山去。不過這微吟,到後來終於變了急喘,說出來倒有點兒不好意思。

扶壁沿溪提腳彎腰的上去,過五裏亭、七裏亭。山爬得愈高,樹來得更密更大,岩也顯得愈高愈奇,而氣候尤變得十分的冷。西天目山產得最多的柳杉樹的幹上針葉上,還留有著點點的積雪,岩石上盡是些水晶樣的冰條。尤其是獅子峰下,將到獅子口高峰禪師塔院快的路上,有一塊倒覆的大岩石,橫廣約有二三十丈,在這岩上倒掛在那裏的一排冰柱,真是天下的奇觀。

到了獅子口去休息了數刻鍾,從那茅篷的小窗裏向南望了一下,我們方才有了爬山的自信。這獅子口雖則還在半山,到西天目的絕頂“天下奇觀”的天柱峰頭,雖則還有十幾裏路,但從獅子口向南一望,已經是縹緲淩空,巨岩小阜,煙樹,雲溪,都在腳下;翠微岩華石峰旭日峰下的那一座禪源大禪寺,隻像是畫裏的幾點小小的山齋,不知不覺,我們早已經置身在千丈來高的地域了。山茶清釅,山氣冱寒,山僧的談吐,更加是幽閑別致,到了這獅子口裏,展拜展拜高峰禪師的墳墓,翻閱翻閱西天目祖山誌上的形勝與藝文,這裏那裏的指點指點,與誌上的全圖對證對證,我們都已經有點兒樂而忘返,想學學這天目山傳說中最古的那位昭明太子的父親,預備著把身體舍給了空門。

說起了昭明太子,我卻把這天目山中最古的傳說忘了,現在正好在這裏補敘一下。原來天目山的得名,照萬曆《臨安縣舊誌》之所說,是在“縣西北五十裏。即浮玉山,大藏經謂為宇內三十四洞天,名太微元蓋之天”。《太平寰宇記》曰:“水緣山曲折,東西巨源若兩目,故曰天目。西目屬於潛,東目屬臨安。梁昭明太子,以葬母丁貴嬪,被宮監鮑邈之譖,不能自明,遂慚憤不見帝(武帝),來臨安東天目山禪修,取漢及六朝文字遴之,為《文選》二十卷,取《金剛經》,分為三十二節,心血以枯,雙目俱瞽。禪師誌公,導取石池水洗之,一目明;複於西天目山,取池水以洗之,雙目皆明。不數年,帝遣人來迎;兵馬候於天目山之麓,因建寺為等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