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角清淡的小天地裏,我卻看到了揚州的好處。因為地近城區,所以荒廢也並不十分厲害;小金山這裏的臨水之處,並且還有一位軍閥的別墅(徐園)建築在那裏,結構尚新,大約總還是近年來的新築。從這一塊地方,看向五亭橋法海塔去的一麵風景,真是典麗裔皇,完全像北平中南海的氣象。至於近旁的寺院之類,卻又因為年久失修,談不上了。
瘦西湖的好處,全在水樹的交映,與遊程的曲折;秋柳影下,有紅蓼青,散浮在水麵,扁舟擦過,還聽得見水草的鳴聲,似在暗泣。而幾個彎兒一繞,水麵闊了,猛然間闖入眼來的,就是那一座有五個整齊金碧的亭子排立著的白石平橋,比金鼇玉,雖則短些,可是東方建築的古典趣味,卻完全薈萃在這一座橋,這五個亭上。
還有船娘的姿勢,也很優美;用以撐船的,是一根竹竿,使勁一撐,竹竿一彎,同時身體靠上去著力,臀部腰部的曲線,和竹竿的線條,配合得異常勻稱,異常複雜。若當暮雨瀟瀟的春日,雇一個容顏姣好的船娘,攜酒與茶,來瘦西湖上回遊半日,倒也是一種賞心的樂事。
船回到了天寧門外的碼頭,我對那位船娘,卻也有點兒依依難舍的神情,所以就出了一個題目,要她在岸上再陪我一程。我問她:“這近邊還有好玩的地方沒有?”她說:“還有天寧寺、平山堂。”我說:“都已經去過了。”她說:“還有史公祠。”於是就由她帶路,抄過了天寧門,向東的走到了梅花嶺下。瓦屋數間,荒墳一座,有的人還說墳裏麵葬著的隻是史閣部的衣冠,看也原沒有什麼好看;但是一部《廿四史》掉尾的這一位大忠臣的戰績,是讀過明史的人,無不為之淚下的;況且經過《桃花扇》作者的一描,更覺得史公的忠肝義膽,活躍在紙上了;我在祠墓的中間立著想著;穿來穿去的走著;竟耽擱了那一位船娘不少的時間。本來是陰沉短促的晚秋天,到此竟垂垂欲暮了,更向東踏上了梅花嶺的斜坡,我的唱山歌的老病又發作了,就順口唱出了這麼的二十八字:
三百年來土一丘,史公遺愛滿揚州;
二分明月千行淚,並作梅花嶺下秋。
寫到這裏,本來是可以擱筆了,以一首詩起,更以一首詩終,豈不很合鴛鴦蝴蝶的體裁麼,但我還想加上一個總結,以醒醒你的騎鶴上揚州的迷夢。
總之,自大業初開邗溝入江渠以來,這揚州一郡,就成了中國南北交通的要道;自唐曆宋,直到清朝,商業集中於北,冠蓋也雲屯在這裏。既有了有產及有勢的階級,則依附這階級而生存的奴隸階級,自然也不得不產生。貧民的兒女,就被他們強迫作婢妾,於是乎就有了杜牧之的青樓薄幸之名,所謂“春風十裏揚州路”者,蓋指此。有了有錢的老爺,和美貌的名娼,則飲食起居(園亭),衣飾犬馬,名歌豔曲,才士雅人(幫閑食客),自然不得不隨之而俱興,所以要腰纏十萬貫,才能逛揚州者,以此。但是鐵路開後,揚州就一落千丈,蕭條到了極點。從前的運使、河督之類,現在也已經駐上了別處;殷實商戶,巨富鄉紳,自然也分遷到了上海或天津等洋大人的保護之區,故而目下的揚州隻剩了一個曆史上的剝製的虛殼,內容便什麼也沒有了。
揚州之美,美在各種的名字,如綠楊村,廿四橋,杏花村舍,邗上農桑,尺五樓,一粟庵等;可是你若辛辛苦苦,尋到了這些最風雅也沒有的名稱的地方,也許隻有一條斷石,或半間泥房,或者簡直連一條斷石,半間泥房都沒有的。張陶庵有一冊書,叫作《西湖夢尋》,是說往日的西湖如何可愛,現在卻不對了,可是你若到揚州去尋夢,那恐怕要比現在的西湖還更不如。
你既不敢遊杭,我勸你也不必遊揚,還是在上海夢裏想像想像歐陽公的平山堂,王阮亭的紅橋,《桃花扇》裏的史閣部,《紅樓夢》裏的林如海,以及鹽商的別墅,鄉宦的妖姬,倒來得好些。枕上的盧生,若長不醒,豈非快事。一遇現實,那裏還有呢!
一九三五年五月
語堂附記:吾腳腿甚壞,卻時時想訓練一下。虎丘之夢既破,揚州之夢未醒,故一年來即有約友同遊揚州之想。日前約大傑、達夫同去,忽來此一長函,知是去不成了。不知是未湊足稿費,還是映霞不許。然我仍是要去,不管此去得何罪名,在我總是書上太常看見的地名,必想到一到。怎樣是邗江,怎樣是瓜州,怎樣是廿四橋,怎樣是五亭橋,以後讀書時心中才有個大略山川形勢。即使平山堂已是一楹一牖,也必見識見識。
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