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雖然仍有顧慮,無奈劉寅已命人召集三軍將帥進帳議事。
劉寅、劉秀待三軍將帥進帳坐定後,隨將李氏兄弟向他們一一作了介紹,諸將帥紛紛投以敬佩的目光。對李氏家為協助舂陵劉氏起事而遭王莽迫害,更是悲憤難平。當聽說兩兄弟專程從下江趕來,完全是為了幫助棘陽解圍時,諸將帥更加欽佩李氏兄弟的行俠仗義。
劉寅望著諸將帥那激情善感的心態,這才話奔主題,講明欲去宜秋,說服下江兵會合之意,所有在場的眾位將帥聽後,頓感眼前一片光明,無不欣喜萬分。特別是王匡、王鳳兄弟倆,也和大家一樣,多日來緊鎖的愁眉終於舒展開來。
王鳳竟然不停地拍著腦門說:“哎呀,我怎麼給他們給忘了,想當年綠林山上,王常二王可是勇猛無敵!太好了,太好了!隻要他們一來,我們就來他個內外夾擊,定叫甄阜和梁立賜肉包饃打狗——有來無回!”
大家如此高興,李通和李軼兄弟也深感興奮,李通向王鳳拱了下手說:“王將軍就是三大王啊?王常渠帥經常提起你們在綠林山上,八千義軍打敗了王莽的二十萬大軍,幸會、幸會!看來我們真是緣分——”
王鳳拱手笑笑,滿口謙虛地說:“那都是以前的陳穀子爛芝麻了,現在我們還不是照樣被困嗎!還是說說你的良策吧。”
李通這才麵向劉寅,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說:“以李某之見,要想達到聯合,並非難事。下江兵渠帥王常平日非常仰慕柱天都部大將軍、劉三將軍,也經常提及大王王匡、三大王王鳳將軍,隻要雙方一接觸,他必有合兵之意。現在的問題是,另兩位首領,一個叫成丹,一個叫張卬,他們和王常一樣豪爽,喜歡結交天下英雄,但有著不同的看法。成丹、張卬出身於山大王,以前打家劫舍,深為豪門大戶所忌憚。而他們也一向對豪門大族心存芥蒂,由此延伸開去,他們對大漢宗室也難免會有成見。這就需要劉兄費些口舌,隻要說得有理,曉以雙方合兵之利弊,我看問題不會很大,合兵之勢指日可待,這就看柱天都部大將軍怎樣——”
王鳳對李通的話頗感刺耳,滿臉不高興地打斷了李通的話說:“山大王怎麼了?我和大王、二王不都是山大王出身嗎?山大王照樣殺得新軍哭爹喊娘!你也不要小瞧張卬,他可是員猛將。”
李通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話有傷大雅,急忙站起來拱手向王鳳賠禮道歉:“三大王將軍,對不住了。我不過隻是個比喻,對不住了,對不住了。”
王匡站起身來圓場,總算緩和了氣氛,他說:“好了好了,都是一家人,何必那麼認真呢?還是聽聽柱天都部大將軍的,看他有什麼辦法吧。”
“要說這也不是個什麼大問題,十個指頭伸出來還不一般長短。人上一百,各有奇特,百姓百姓,百人百性,大家性情不同,原是正常,不是個什麼大問題!”劉寅信心倍增,說著激動地站起身來,當場就要讓李通兄弟動身,帶自己去見下江兵渠帥,以便立刻達成聯合目標,早日衝破甄、梁之圍,消除胸中多日的怨氣。
劉秀見大哥又犯了急躁的毛病,若走了以後,這亂七八糟的攤子誰來收拾呀!便急忙拉一把他的衣袖阻止說:“大哥,切不可如此,你乃一軍之長,群龍之首,你走後軍中無頭領,必會亂作一團。如果新軍乘機進攻,到時候三股力量合不到一塊兒,我軍必遭慘敗,棘陽恐怕有可能失守。如果棘陽失守,那就是再有回天之力,也追悔莫及了。這樣,還是讓我一個人同李通兄弟一起去,隻要我們真誠實意,還怕合兵不成?”
話雖這麼說,聽起來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從劉秀的心裏來講,還有一層不能明說的意思。劉寅作為舂陵漢軍乃至三路兵馬的總頭領,親自去和談聯合的事情,在人家的眼裏,會讓人家覺得自己這邊急不可待,自然而然的先掉了架子。如果開始就給對方留下這樣的印象,以後合作起來反而讓對方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