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回本自第一回到七十一回,內容同,文字略有小差異, 多一些駢句與韻語。七十一回無盧俊義的一夢。
(2)百二十回本自第一回到七十一回,與百回本同。也無盧俊義的夢。
(3)百十回本自第一回到六十一回,內容同,文字略有刪節之處。回數雖有並省,事實並未刪減。發現石碣後,也無盧俊義的夢。
(4)百十五回本自第一回至六十六回,內容同,文字與百十回本略同,回數比百十回本稍多,但事實相同。也無盧俊義的夢。
(5)百二十四回本自第一回至七十回,內容同,但文字刪節太多了,有時竟不成文理。也無盧俊義的夢。
第二部分,自宋江、柴進等上東京看燈,到梁山泊全夥受招安——即今《征四寇》的第一回到十一回。
(1)百回本自第七十二回到八十二回,內容同。
(2)百二十回本自第七十二回到八十二回,內容同。
(3)百十回本自第六十二回到七十二回,內容同。
(4)百十五回本自第六十七回至七十七回,內容同。
(5)百二十四回本自第七十一回至八十一回,內容同。
第三部分,自宋江等奉詔征遼,到征遼凱旋時——即今《征四寇》的第十二回到十七回。
(1)百回本自第八十三回到九十回,比《征四寇》多兩回,但事實略同。
(2)百二十回本自第八十三回到九十回,與百回本同,但第九十回改“雙林渡燕青射雁”為“雙林鎮燕青遇故”。
(3)百十回本自第七十三回到八十回——內缺第七十五回——內容與《征四寇》同。
(4)百十五回本自第七十八回到八十三回,內容同《征四寇》。
(5)百二十四回本自第八十二回到九十回,回目加多,文字更簡,但事實無大差異。
第四部分,自宋江奉詔征田虎,到宋江平了田虎回京——即今《征四寇》第十八回到二十八回。
(1)百回本,無。
(2)百二十回本自第九十一回到一百回。回目與《征四寇》全不同。事實有些相同的,例如瓊英匹配張清,花和尚解脫緣纏井,喬道清作法,都是《征四寇》裏有的事。也有許多事實大不同,例如此書有陳瓘的事,但《征四寇》不曾提起他。
(3)百十回本自第八十一回到九十一回,全同《征四寇》。
(4)百十五回本自第八十四回到九十四回,全同《征四寇》。
(5)百二十四回本自第九十一回到一百零一回,同《征四寇》。
第五部分,自追敘“高俅恩報柳世雄”起,到宋江討平王慶回京——即今《征四寇》的第二十九回到四十回。
(1)百回本,無。
(2)百二十回本自第百零一回到百十回,回目與《征四寇》全不同。事實與人物有同有異,寫王慶一生與各本大不同。
(3)百十回本自第九十二回到百零一回,事實全同《征四寇》, 但回目減少兩回。
(4)百十五回本自第九十五回到百零六回,回目與事實全同 《征四寇》。
(5)百二十四回本自第百零二回到百十四回,回目多一回,事實全同《征四寇》。
第六部分,自宋江請征方臘,到宋江、李逵、吳用、花榮死後宋徽宗夢遊梁山泊——即《征四寇》的第四十一回到四十九回。
(1)百回本自第九十回的下半到一百回,與《征四寇》相同。
(2)百二十回本自第百十回的下半到百二十回,與《征四寇》相同。
(3)百十回本自第百零一回的下半到百十回,與《征四寇》相同。
(4)百十五回本自第百零六回的下半到百十五回,與《征四寇》相同。
(5)百二十四回本自第百十四回的下半到百二十四回,與《征四寇》相同。
這個內容的分析之中,最可注意的約有幾點:
第一,今本七十一回的《水滸傳》,各本都有,並且內容相同。這一層可以證實我的假設:“新百回本的前七十回與今本七十回沒有什麼大不同的地方。”
第二,《忠義水滸傳》(新百回本)第七十一回以後,果然沒有田虎與王慶的兩大部分。我在《考證》裏(頁四八)說新百回本已無四寇,僅有二寇,這個假設也有證明了。
第三,我在《考證》裏(頁四八)說:“《征四寇》這部書乃是原百回本的下半部。《征四寇》現存四十九回,與聖歎說的三十回不合。我試刪去征田虎及征王慶的二十回,恰存二十九回,第一回之前顯然還有硬刪去的一回,合起來恰是三十回。”這個推算現在得了無數證據,最重要的證據是百廿回本的發凡十一條中有一條說:“郭武定本,即舊本,移置閻婆事甚善。其於寇中去王、田而加遼國,猶是小說家照應之法,不知大手筆者正不爾爾,如本內王進開章而不複收繳,此所以異諸小說而為小說之聖也歟!”這一條明說王、田兩寇是刪去的,遼國一部分是添入的。刪王、田一層可以證實我的假設,添遼國一層可以糾正我的考證。原本是有王、田、方三寇(與宋江為四寇)而沒有征遼一部分的。
第四,看上文引的百廿回本的發凡,可知新百回本有和原本《水滸傳》不同的許多地方:(1)閻婆事曾經“移置”,(2)加入征遼一 段,(3)刪去田虎一段,(4)又刪去王慶一段,(5)發凡又說,“古本有羅氏致語,相傳燈花婆婆等事,既不可複見”。這又可印證周亮工《書影》說的“故老傳聞,羅氏《水滸傳》一百回,各以妖異語冠其首;嘉靖時郭武定重刻其書,削其致語,獨存本傳”的話是可信的。我去年誤認《征四寇》每回前麵的詩句即是周氏說的妖異語(頁四八),那是錯了(“致語”考見後)。羅氏原本的致語當刻百廿回本時已不可複見。但《書影》與百廿回本發凡說的話都可以幫助我的兩個假設:“原百回本是很幼稚的”,“原百回本與新百回本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