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水滸傳》後考(2)(1 / 2)

(2)第二部分——自上東京看燈到招安——各本都有。這一大段之中,有黑旋風喬捉鬼,雙獻頭,喬坐衙等事,都是元曲裏很幼稚的故事,大概這些還是原百回本的遺留物。但這一大段裏有“燕青月夜遇道君”一節,寫的頗好。大概這一大段有潦草因襲的部分,也有用氣力改作的部分。自從郭武定本出來之後,這一大段也就不曾有什麼大改動了。

(3)第三部分——征遼至凱旋——是郭武定本加入的。這一大段之中,寫征遼的幾次戰事實在平常的很。五台山見智真長老的一節,我疑心是原百回本征田虎的末段,因為田虎在山西作亂,故亂平後魯智深與宋江乘便往遊五台山。郭武定本既刪田虎的一大段,故把五台參禪的一節留下,作為征遼班師時的事。這一部分自從郭本加入以後,也就無人敢刪去了。

(4)第四部分與第五部分——田虎與王慶兩寇——是原百回本有的,郭本始刪去,至百二十回本又恢複回來;百十回本,百十五回本,百二十四回本也都恢複回來。這兩部分的敘述實在沒有文學的價值,但他們的徼幸存留下來也可使我們考見原百回的性質,可以給我們一種比較的材料。最可注意的一點是這兩部分的文字有兩種大不同的本子:一種是百二十回本,一種是百十回本,百十五回本,《征四寇》本,與百二十四回本。百二十回本是用原百回本的材料來重新做過的。何以知道是用原材料呢?因為這裏麵的事實如緣纏井一節,即是元曲《黑旋風鬥雞會》的故事,是一證;有許多人物——如瓊英、鄔梨、喬道清、龔端、段家——皆與各本相同,是二證。何以知是重新做過的呢?因為百二十回本寫王慶的事實與各本都不同。各本的回目如下:

高俅恩報柳世雄,王慶被陷配淮西。

王慶遇龔十五郎,滿村嫌黃達鬧場。

王慶打死張太尉,夜走永州遇李傑。

快活林王慶使棒,段三娘招贅王慶。

百二十回本的回目如下:

謀墳地陰險產逆,踏春陽妖豔生奸。

王慶因奸吃官司,龔端被打師軍犯。

張管營因妾弟喪身,範節級為表兄醫臉。

段家莊重招新女婿,房山寨雙並舊強人。

這裏麵第四回的回目雖不同,事實卻相同;那前三回竟完全不同。大概百二十回本的編纂人也知道“高俅恩報柳世雄”一回的人物事實顯然和王進一回的人物事實有重複的嫌疑,故他重造出一種王慶故事,把王慶寫成一個壞強盜的樣子。這是百二十回本重新做過的最大證據。此外還有一個證據:百回本的第九十回是“雙林渡燕青射雁”(即《征四寇》的第十七回),百二十回本把這一件事分作兩回,改九十回為“雙林鎮燕青遇故”,後麵接入田虎、王慶的二十回,至百十回方才是“燕青雙林渡射雁”。這種穿鑿的痕跡更明顯了。

百十回本,百十五回本,百二十四回本,《征四寇》本,這四種本子的田虎、王慶兩部分,好像是用原百回本的原文,雖不免有小改動,但改動的地方大概不多。

(5)第六部分——平方臘一段與盧俊義、宋江等被毒死一段 ——是郭武定本有的,後來各本也差不多全采郭本,不敢大改動。平方臘一段平常的很,大概是依據原百回本的。出征方臘之前的一段(百回本的第九十回)寫宋江等破遼回京,李逵、燕青偷進城去遊玩,在一家勾欄裏聽得一個人說書,說的是《三國誌》關雲長刮骨療毒的故事。《三國誌》的初次成書也是在明朝初年,這又可見《水滸》的改定必在《三國誌》之後了。

平定方臘以後的一段,寫魯智深之死,寫燕青之去,寫宋江之死,寫徽宗夢遊梁山泊,都頗有文學意味,可算是《忠義水滸傳》後三十回中最精采的部分。這一段寫宋江之死一節最好:

宋江自飲禦酒之後,覺得心腹疼痛,想被下藥在酒裏,急令人打聽,……已知中了奸計,乃歎曰:“我自幼學儒,長而通吏,不幸失身於罪人,並不曾行半點欺心之事。今日天子聽信奸佞,賜我藥酒。我死不爭,隻有李逵見在潤州,他若聞知朝廷行此意,必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忠義壞了。”連夜差人往潤州喚取李逵刻日到楚州。……李逵直到楚州拜見,宋江曰:“……特請你來商議一件大事。”李逵曰:“什麼大事?”宋江曰:“你且飲酒。”宋江請進後廳款待,李逵吃了半晌酒食。宋江曰:“賢弟,我聽得朝廷差人送藥酒來賜與我吃。如死,卻是怎的好?”李逵大叫:“反了罷!”宋江曰:“軍馬都沒了,兄弟等又各分散,如何反得成?”李逵曰:“我鎮江有三千軍馬,哥哥楚州軍馬盡點起來,再上梁山泊,強在這裏受氣!”宋江曰:“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賜藥酒與我服了。我死後恐你造反,壞了我忠義之名,因此請你來相見一麵,酒中已與你慢藥服了。回至潤州必死。你死之後,可來楚州南門外蓼兒窪,和你陰魂相聚。”言訖,淚如雨下。李逵亦垂淚曰:“生時服侍哥哥,死了也隻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言畢,便覺身子有些沉重,灑淚拜別下船。回到潤州,果然藥發。李逵將死,吩咐從人:“將我靈柩去楚州南門外蓼兒窪與哥哥一處埋葬。”從人不負其言,扶柩而往,……葬於宋江墓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