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提前分家(1 / 3)

自從淩風華走後,李燕每當逗淩霄逗累了的時候,還是喜歡抱著他坐在老槐樹下玩。對於自幼生活在鎮上的姑娘來說,淩氏村除了鄉土氣息,獨特的風景外,沒有鎮上的喧鬧,沒有琳琅滿目的商品,沒有知心的閨蜜,有的是孤獨,有的是對某人的思戀和牽掛,有的是度日如年。

如果不是為了懷中的淩霄,她怎會在這待這麼久,也是自古以來,都在歌詠慈母的偉大,當今社會還有一句歌詞,“世上隻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塊寶。”正是寫出媽媽對孩子的愛以及孩子對媽媽的依戀之情。

她真想回到鎮上,她習慣了哪裏的生活和相關的人與事。她期待著風華再次回來,那是帶她和淩霄回鎮上的承諾。

“媽,家裏還有雞蛋嗎?我感覺奶水不夠霄霄喝,想吃點蛋補補,好讓孩子多吃點奶。”李燕輕聲細語地問道。

“那還有,上次,淩霄滿月酒時,你娘家就送了幾十元,還帶了十來個人,雞蛋都被他們吃光了,還有肉也沒了,怎麼那樣饞呀。”婆婆瞟了李燕數落道。

“不會呀,我媽他們除了送了錢,還有一筐雞蛋和幾十斤肉,怎麼這麼快就吃沒了,更何況我們自家母雞還生蛋。”李燕知道是婆婆不給吃故意找些理由來搪塞她,心裏不由來一陣氣,反駁她婆婆道。

“哎呀呀,你還有沒有大小,你娘是怎麼教你的,你才到我淩家多久,竟敢與我頂嘴,我說沒有就沒有,你把我怎麼著,別以為有風華給你撐腰就屁股翹到天上去了,別忘記我是他老娘,他都不敢與我頂嘴,何況你,哼!”婆婆怒目而睜,咬牙切齒地教訓著李燕。

說完後,見李燕也沒再說什麼,婆婆就扛著鋤頭到地裏去了。留下李燕一個人站在那兒,此時的淩霄似乎聽懂了什麼,很聽話的呆在繈褓裏,安靜地望著流著淚的媽媽。

“嗚嗚.....”李燕覺得很委屈,明明家裏有雞蛋和肉,卻得不到吃,關鍵的是不是她自己想吃,隻是看見每天孩子吃不飽心裏難受,希望多吃補補奶,為什麼婆婆那般的刁難和辱罵她,實在是難以忍受。

過了一會兒,她想起了風華走時的交代和看到淩霄的如此善解人意,那難受的心情也隨之變得平和多了,他不想給年幼的淩霄帶來負麵成長因素,抱著他輕輕地抖動著,口裏哼著曾經自己母親教的童謠,歌聲是那麼甜美動聽,惹得樹丫上的小鳥也唱起了歡快的調子,似乎想和她一比高下,但,沒有達到它們的心願,它們的曲子和她的嗓音不僅沒分出高低,反而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動人心弦的樂章,時如小泉流水,時如狂風暴雨,是如安謐的夜晚,讓人不禁駐足聆聽。

一天黃昏時刻,在屋外正逗著淩霄的李燕,聽到婆婆喊她吃飯的聲音,就抱著孩子進屋去,當她到客廳時,看見淩風清(淩霄的二叔)正在大口大口吃著煎雞蛋,李燕本以為是自己眼花了,揉揉眼,湊近看,那盤子裏正是她想了很久的雞蛋,真是雞蛋。

大約有7、8個吧,李燕看著那盤裏的雞蛋,心裏一顫,難受的感覺油然而生,想著,媽不是說沒了嗎,老二吃得是哪裏來的,肯定是媽把那些雞蛋藏起來了,但,她為什麼這麼做,我從上山後,每日都敬她如親生母親,沒有半點對不起她,為什麼,她心裏想著,眼裏噙著淚水,她沒有讓眼淚流出來。

“二弟,媽不是說沒雞蛋了,吃完了,你怎麼在吃煎雞蛋?”李燕實在忍不住了,便冰冷地問道。

“是呀,沒錯,沒了。不過我吃的是我自己拿錢買回來滴,咋了,不信,你去問媽呀!”說著婆婆就端著飯到客廳來了,聽見他倆的對話後,立馬幫腔道,“你也是,不是跟你說過了嗎,家裏的雞蛋和肉都被你娘家人吃沒了,這碗裏的雞蛋是你二弟花自己的錢去四嬸家買的,我可以作證,你也是何必要求那麼多,有飯吃就好,我們那時哪有你們現在這麼好,還有米飯吃,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