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水氣得不打勁,使勁搖頭抱怨:“你啊你!”
我哈哈大笑:“一件衣服而已嗎。何必計較。上次我去新疆考古,不是一下子帶來了一萬塊獎金嗎?”
“沒了!”
“沒了?”
林白水哼哼說道:“你這個人,對於金錢一點概念也沒有,錢是來得快,但是去的也快。那一萬塊,其中八千捐給了希望工程,另外兩千,給了北京人化石遺跡協會。我不是小氣的女人,也不反對你做公益事業,但是你好歹留點閑錢給你自己花吧。要不是我是個有經濟基礎的女人,我們娘倆老早餓死了。”
我隻能嗬嗬傻笑,我是部隊出身,對吃喝用度不太講究,對於金錢更是沒有什麼概念,拿了錢不知道幹什麼,一般都是直接交給林白水打理。
林白水突然想起了什麼,扶正眼鏡,說道:“對了,正好有個項目,我要過去看看,你去不去。”
“什麼項目?”我問道。
“僰人懸棺!”
“僰人懸棺?是個什麼東西,你說說看!”
林白水抱起手中的孩子,將其放到床上,然後拿起手中的書籍,給我看封麵,正是一本書,名叫《僰人的神秘傳說》。
在林白水的娓娓敘述中,我大致了解了僰人的來曆。
僰人是一個相當古老的民族,傳說中華夏文明青銅時代的殷商時期,就存在了僰人,紂王曾經三度討伐僰人。後在武王伐紂的戰爭中,僰人選擇了幫助周,所以被封為僰候國。僰人性情剽悍,向來為曆代統治者所不容。
到了明朝萬曆元年,朝廷改土歸流,僰人不服。於是朝廷調集十四萬大軍,對僰人進行了空前規模的征剿,史稱“敘南平蠻”。根據《萬曆實錄》記載,這場戰爭曆時半年,僰人雖然勇敢作戰,但是畢竟不是當時已經擁有火槍大炮等先進武器的朝廷大軍對手,很快被蕩平。次年四月,朝廷又次派兵搜剿遺民,直至“僰蠻盡滅”。僰人終於消失在茫茫曆史長河中。
說到僰人,不得不提一下懸棺。曆來人死之後,漢人習慣土葬、藏人習慣天葬、其他民族或是水葬,或是火葬等等。而懸棺葬卻是一種非常奇特的葬禮。通常選擇一處壁立千仞的懸崖,用現代人也難以想象明白的方式,將棺材連同死者一起高高地懸在懸崖的半腰處。懸棺神秘莫測,引來不少人猜測,有人說到,這是僰人的迷信,認為在高處更加接近天堂。有人說道,這是僰人為了防止死者作祟,若是死者在高處,縱然下來,也是摔個粉身碎骨了。
除了懸棺之外,僰人更與趕屍等諸多神秘的習俗有關,但是——林白水說道:“我們此去,除了考察懸棺之外,更重要的是尋找銀礦!僰人的銀礦!”
“銀礦?”
我鎖緊眉頭,提出了一個疑問,雖然我在曆史考古方麵的學識不如我妻子,那是因為我們各自專業角度偏重的方向不一致,我主要傾向於曆史地質考古,而林白水則是人文考古,反過來說,我的地質科學常識遠遠超過林白水,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據我所知,湘西並沒有形成銀礦的地質結構條件,僰人怎麼可能有銀礦挖掘?倒是鉛礦非常豐富,是不是有人搞錯了?”
林白水微微露出惱怒的神情,說道:“哼,至於地質常識我並不清楚。可是,在各個曆史書籍上,都清清楚楚地記載了銀是湘西的一大礦產資源,幾千年來,一直由僰人控製,秘而不宣。若是一本書也罷了,但是相隔數代,幾十本書都這麼說,總不可能是假的?胡說的?”
此女讀書太多,已成小學究,向來迷信書本,見我有反駁意見,當下不悅,隻是作為她的老公,結婚多年,我哪能不熟悉這個性格,於是裝聾作啞。
林白水又說道:“因為僰人一直把持了銀礦的開采權,並以此獲得了巨大的利潤,終於引起朝廷的覬覦。傳說明朝大軍剿滅僰人山寨,一方麵是為了改土歸流,另一方麵則是為了爭奪銀礦的開采權。但是很奇怪,明朝的當地政府並沒有得到銀礦,他們根本沒有從僰人口中詢問到銀礦的地點,而湘西又叢林茂密,茫茫林海之中,何處尋找銀礦呢?朝廷在十年裏派遣了數批考察隊,均杳無音信,隻得作罷。於是象征巨大財富的僰人銀礦,終於埋沒在曆史的迷煙中!”
我聽得目瞪口呆,說道:“聽你的口氣,似乎我們此行,一來是為了研究僰人懸棺,二來卻是為了找尋銀礦。我且問你,既然明朝花了數年時間都沒有找到,而且之後我一直沒有聽說什麼人找到過銀礦的秘密,憑我們兩個人,怎麼去發現銀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