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走向夢中的遠方(3 / 3)

吃了仙人果,又想去江邊洗洗手,可是,江邊怪石嶙峋,琪琪想跳過那些小山似的陡立的岩石到水邊,我嚇得心都跳到嗓子眼了,急嗬她不要,怒江素以水急如怒聞名,何況這裏峽穀更窄,坡如削壁,濁流嗚咽,一旦失足,便瞬間會被旋渦吞沒。她見我如此的膽小,再也不好意思的嚇我,便站在那些黑色的岩石上,以江峽為背景,讓我給她拍照……快到11點鍾的時候,皮卡司機打來電話,說貨已裝好,讓我們過去,準備出發。

上了車,才知道,除了司機是一人一座之外,副駕座上是母女兩人,後排是三人座,竟擠了五個人,並且,兩個身壯如牛的藏胞還挺身坐於中間,我們三人兩邊掛著,好不可憐,以致老馬私下向我抱怨:“早知如此,還不如在察瓦龍多住一天等車,也許不會這樣!”

“也許”二字,隻能是老馬的一廂情願,因為去察隅來往的車少人多,極度超載,自從這條路2009年勉強可以通汽車以來,便是常態了。當老馬責備司機不該在這樣的險路上超載拉這麼多人時,司機隻是笑了笑說:“如果不是提布說的早,你們還真坐不上我的車呢!”老馬一臉無奈,隻好表示認命了。

車子一出察瓦龍,我們便又被掛到了江邊的峭壁上,峽更窄,路更陡,皮卡邁著牛步,跳著蛙舞,像個腳下踏不實的老人,踉蹌向前,望望那車輪下飄若絲帶的怒江,除了祈禱之外,幹脆就把自己想像成一隻翱翔在江風中的雄鷹,無所畏懼的欣賞眼前的一切吧!幾年前,這裏還是最原始的茶馬古道呢,今天有車可從,已是福中之福了,還有什麼可怨的呢?出了察瓦龍不久,山色便很快恢複了青鬱,大片大片地開著如山茶又如杜鵑的鮮花。有些地方坡陡泥濘,我們隻好下車步行。人行峽中,天開一線,抬頭峰巒纏雲煙,低首激流撕幽岩;不是身臨其境,恐怕一生也見不到如此絕美的景觀!

過了兩座鐵橋之後,皮卡離開了怒江,開始沿著一條吼聲如雷、浪花翻卷的溪流前進,峽穀也漸漸地舒展了許多,數人才能合抱的大樹一下子便映入了我們的眼簾!啊,我們進入了原始森林。林中濃蔭蔽日,溪流穿梭其間,煙霧飄來,不覺之間,下起了茫茫細雨……

下午五、六點鍾的光景,車子在大山深處的一個叫木孔村的地方停了下來,雨不大,卻沒有停下來的意味。司機說:“天晚了,走不得夜路,今天就住在這裏了。”說罷,就把我們安頓在一家藏民的家裏,司機去他朋友家住去了,主人不會說漢語,好在有他的兩個放假在家的正上中學的女兒,語言交流還算順暢。

既來之,則安之。細雨中,我和琪琪、老馬,沿著村前的那條溪流遊逛。這裏山青水秀,林木蒼茫,在溪流的一個轉彎處,水麵頓然空闊起來,透過空中茫如紗幔般的細雨,去看那山、那水、那樹、那花叢、那天空,飄飄渺渺,真如置身於仙境一般……

第二天,我們便早早的上路了,雨時下時停,時大時小。出了木孔村,很快便進入了高原牧場。也許是出了深山峽穀的緣故,一進入牧場,頓覺天寬地闊,青綠綿延,路上有幾個騎行客攔車,說有兩個妹子,高原反應強烈,體力實在不支,看能否帶一段路,司機讓他們看看車內,當看到我們像悶米飯一樣的擠成一團時,竟笑著說:“這樣擠,還不如我們慢慢的騎呢!”當然,此時正是爬坡,恐怕直到埡口,他們都得推著車子走上去了……

過了埡口之後,我們在目若村稍作了休息。目若村是高原草場上的一個很美麗的村莊,因為正處於察瓦龍與察隅線上的中點處,並且有路通原茶馬古道上的重鎮──日東,可以說也是騎行客們在此休整的地方。當然,我們隻在這裏一人泡了一桶方便麵,權當午餐了。其後的路,雖依然泥濘不堪,但卻不再讓你有任何的恐懼感了,車裏雖擠得難受,但車窗外的景色卻悅目賞心……

晚上五點多鍾的時候,230多公裏的路,走了兩天,我們終於到了察隅,可我的心,仿佛還搖曳在如夢如幻的路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