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妥明再下野(3)(1 / 3)

延子興欣然領命去了。各執一詞的議論又開始了。

“我說先收拾妥明。”

“要那樣,妥明未垮,咱自個兒先亡,叫浩罕老毛子撿了便宜,快去給老毛子當家奴吧。”

“那就先滅外寇。”

“不成,那不等於幫了妥明的大忙!眼看他要垮台了,再叫他坐享其成?再讓他永久稱霸!不成不成。”

“那就妥明、外寇一齊打?”

“那更不成。一個妥明,七年天氣都打他不倒,還想一齊打?那不明擺的送死嗎?”

“那咋辦?徐頭領,你說說。”

“咱們剛才不熱火朝天論三國嗎?咋就不聯想聯想呢?”

“唉,對了。二哥,曹、孫、劉三家,劉備最弱,連孫權都抵不過,更莫說打曹操了。所以,孔明力主聯合東吳。為了聯吳,就得先挫敗東吳投降派的氣焰,不得不舌戰群儒。後來聯吳成功,一舉在赤壁擊敗了曹操,既救了自已,也救了東吳,贏得三分天下。”徐學策眨著一雙亮眼邊想邊道。

徐學功欣慰地點撥引導說:

“繼續往下聯想啊,咱如今麵臨的嚴峻形勢跟當年的三國挺相似嘛。”

“如今阿古柏最強。他奪了偌大南疆,乘勝進兵,銳不可當。妥明根本不是對手。咱民團呢,散處各地,力不合一,最弱。二哥,那咱不成了當年的劉備嗎?要抵擋阿古柏,也得聯合妥明?不不不,咱三哥四哥五哥、咱大哥是咋死的?不能呀!二哥。”

“那劉備不聽孔明勸,自毀聯盟,一心要為二弟關羽報仇,又死了三弟張飛。孫權同意將荊州和孫夫人還給劉備,言歸於好。而劉備仗著一時的勝利,一意孤行,非徹底毀了東吳不行。結果呢?仇沒報成,反把傾國之兵給毀了,以至無顏見蜀中父老,又氣又羞又急,病死白帝城,把爛攤子交給了孔明,托孤撒手西去。魏吳聯盟,發動各方力量,組織了五路大兵趁虛殺來,沒把孔明給愁煞。結果呢?還是得盡釋前嫌,和東吳重結聯盟,共抗曹魏。你們說,舉傾國之兵伐吳和聯吳抗曹哪個劃算?自古以來,凡做大事者,都有大胸懷。孔明便是極有眼光寬宏大度的典範。眼下外侮大敵當前,咱隻有拋開往日的恩恩怨怨,聯合對敵。否則,就得一起完蛋。大夥仔細想想看,學功講得是否有理?”

“唉,理是這麼個理。學功呀,你真要幫妥明?!”呂六爺驚歎不已。

“師父,不是幫他妥明,是共同抗擊阿古柏。兩利相權選其重,兩害相衡擇其輕嘛。”

薛爺理通心不服地歎道:

“唉!學功啊,阿古柏是得抗擊可抗了阿古柏,就幫了妥明。能叫他那個清真郡王永遠當下去?我不甘心哪!”

“那咱也不能怕幫了妥明,就不去抗擊外寇。到頭來,咱內部落個兩敗俱傷,反叫漁人得利,劃算嗎?孰重孰輕?孰先孰後?大夥掂量掂量吧。”

董爺有所顧忌地說:

“學功啊,那不正叫外人說著了?說咱民團首領成了妥明的幹兒子,咋個聯合?咋個齊心協力!”

“認不認妥明為義父,做不做他的幹兒子,學功心裏清楚,你們也清楚。讓局外人去說吧,最終得憑事實說話。總有一天,大家會明白的。學功個人得失有啥要緊?打敗外寇,趕走侵略者,才是天經地義無容置疑的大局啊!”學功理直氣壯心地坦然地表白道。

“學功,你真要那麼幹?還是守好關卡、護住家園為妥。待妥明、阿古柏兩敗俱傷或是精疲力盡時,咱和各民團再一齊出擊不遲。啊?”酒糟鼻不改初衷地堅持著。

“那你們就守牢關卡、護好家園。學功自帶願從者去也。”學功無奈地拂袖而走。

群雄議事就這樣不歡而散地結束了。

再說延子興懷著和父母家人團聚的迫切好心情,一路喬妝奔馳,三日後,飛回馬橋。

母親雙杏喜得雙眸增光添色,笑靨齊綻,親切地問這問那。

子興說:“媽,待會兒跟您喧,我爹呢?”

“啥事不能跟媽說?還非找你爹說。”

子興怕驚嚇了母親及家人,敗了跟家人團聚的雅興,故作鎮靜若無其事地隨意說:

“男人們的事。”

“噢喲!都幾個娃的爹了,還分得怪清的,啥事能離開女人?一口一聲男人的事。去找吧,在諸葛先生那裏。”

延子興急急來到諸葛先生處,恰好高四爺幾個也在那裏,正討論妥軍會不會來攻、城牆要不要加高之事。見子興匆忙來找,大家心裏的那根弦猛地繃了個緊。

子興把開春以來吐魯番戰事和近日丟了達阪城的緊急軍情如實報告了一番,直驚得眾人目瞪口呆。許久,大夥才喘過那口快要窒息的氣來。高四憂慮地急問:

“那徐頭領的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