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大房山麓,是中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皇陵,金陵共葬金代“始祖”至章宗17個皇帝、後妃及諸王,是北京地區第一個皇陵。讓人感到惋惜的是,這樣一個少數民族皇陵卻在明朝被毀,而毀壞它的就是大明王朝。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一個王朝對一片皇陵不肯放過,個中原因很簡單:是他的後代——滿清的崛起讓它得到了厄運。也就是說,是它的後代子孫連累了它。
海陵王的心機
金皇統九年(公元1150年),金國的海陵王完顏亮把皇帝金熙宗完顏亶殺掉自立為帝。當時,朝政不穩,海陵王為了緩解政治壓力,決定遷都,目標是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
其實,作為好戰分子的海陵王遷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想將都城南移,以此來爭奪天下。可女真貴族對他的這一心機不理解,這些生長在黑龍江並習慣了黑龍江氣候的肥胖者們堅決不肯南下。他們以“祖宗山陵所在和王氣所鍾”為由,死也不肯執行海陵王的命令。
金國誕生於公元1115年,這一年完顏阿骨打在會寧(今黑龍江阿城)稱帝,史稱金太祖。到了海陵王稱帝時,金國死掉的皇帝已經很多,其陵墓就在京城附近。大臣們以此為借口,海陵王實在找不出理由來反駁。
但這位好戰的皇帝不可能僅因為幾個死掉了許多年的祖宗的墳墓而放棄遷都,他在得到多數朝臣的支持後,於貞元元年(公元1153年)把都城遷到了燕京。女真貴族們哭天嚎地,有的甚至跑到皇陵那裏尋死覓活。海陵王不理這些人,但遷到燕京後,他手下的大臣跟他講,祖宗陵墓離京師太遠,不符合孝道,風水會被破壞,既然都城已經遷了,幾個死人的陵墓又算得了什麼。
海陵王思考許久,就決定遷皇陵。據說,當年海陵王到九龍山一代狩獵,在山下的大紅穀發現了一頭鹿,就騎馬緊追不舍,但追出許多路後,鹿卻不見了。在他麵閃現出了一座發金光的寺廟。海陵王覺得奇怪就衝進了寺院,但更奇怪的一幕又出現了,晃晃惚惚間,海陵王看到金太祖、金太宗等幾位逝去的先祖竟然坐在香案上。他後來得知,此寺叫龍城寺,正好位於九龍山的中峰,“龍頭”上。
又據說,海陵王詫異之餘覺得這是祖宗顯靈,於是,他才把大金國都城遷出阿城,定都燕京(北京)。就這樣,遠在黑龍江的祖陵,於1155年隨都城一並遷到了燕京,中心陵址就擇在顯靈之處的九龍山龍城寺。這也是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帝王陵“搬塚運動”。
但事實卻是,海陵王定都燕京後,用了一年時間才尋找到了金陵建陵地址。地址就是龍城寺所在的那塊風水寶地。
據《大金國誌校證》、《金虜圖經·山陵》等史書記載,金帝王陵的擇址很複雜,“虜人都上京,本無山陵。祖宗以來,止卜葬於護國林之東,儀製極草創。迨亮徙燕,始有置陵意,遂禽司天台卜地於燕山之四周。”
但也正因為“慢工出細活”,海陵王所選取的這一陵址很符合堪輿術所謂的“寶地”。堪輿術認為,一塊上佳的風水寶地,前麵至少要有兩座“山”,即“朝山”、“案山”,左右還應出現“護砂”。所謂“朝山”,就是朝臣站立的地方,“案山”則是皇帝放辦公桌“案幾”的場所;從位置上來說,“案”近而“朝”遠。九龍山的九條山梁由高到低,依次順勢展開,中峰正前方是高聳的山壁,近處則是一處中間低平、兩邊凸起的山崗;東側有連綿不斷的山頭,西側則分布著多個小山包。當時主峰下,泉水環流,終年不息;層林重疊,紫氣繚繞。
而九山龍的山形地貌正好符合這些風水要義:遠方高聳的山壁是“朝山”,近處低平的山丘則是“案山”,左右連綿山崗無疑就是天然“護砂”了,即“左青龍”、“右白虎”。
許多風水大師都認為,金帝王陵所在的九龍山是風水寶地中的經典,300年後也能保女真好運,興旺發達。這當然是事後諸葛,可如果我們把這種環境放到今天,就可以看出,他的確能讓人心曠神怡,有山有水,有花有草,試問這樣的居住環境如何不是風水寶地呢?
營建陵墓
海陵王選定陵址後,在貞元三年(1155年)三月,他命令以大房山雲峰寺為山陵,開始修建皇陵。這一年五月完工,他分三次派人前往金源迎太祖、太宗、其父德宗宗幹及始祖以下十帝陵到大房山。
在建造陵墓過程中,海陵王親自督工,皇帝親自上陣督工在曆史上可是少有的。所以,工程建造之迅速也就可想而知了,海陵王用他手中的皮鞭抽打出了一個風水寶地。
金國從始至終都沒有統一天下,但和遼國一樣,它在中國曆史上的地位不可小覷。它給中原人造成的災難是其他少數民族王朝不能比擬的。金國以遊牧民族的身份出現在曆史舞台,其兵力之強盛,再加上宋朝的柔弱,讓他在中原出盡了風頭。直到公元1234年,它才在蒙古和南宋的聯合進攻下徹底退出曆史舞台。
金國共傳九帝,曆119年。但就是這個隻統治了半個中國的“百年王朝”,其所營建的帝王陵在中國古代皇室陵寑文化中,卻占有頗為輝煌的一頁。
尤其是陵寑的風水格局,堪稱經典。有一種說法是,朱元璋在營建南京孝陵前,就曾派了一個和尚和一位傳奇人物姚廣孝等人前去考察。因為明之前的元朝是“秘葬製”,而遼國的皇帝陵墓又一時難以尋找到,在沒有帝王陵的規製可作參照的情況下,金帝王陵就成了很好的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