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陵:被子孫連累的皇陵(2 / 3)

在那個時候,海陵王遷都已經是大手筆,遷祖宗陵墓更是前無古人。僅從這一點來講,我們險些就認為海陵王是一代霸主了。事實上,海陵王的確具備了霸主的氣魄,但卻沒有霸主的風度。

從曆史上關於海陵王的記述來看,他徹頭徹尾是一位以狂暴好戰出名的荒淫好色之君。這位好色之君本是為金太祖兒子宗幹的兒子,名字叫完顏亮。太祖死後傳位弟弟完顏晟,即金太宗。太宗死後,傳位於侄子、太祖嫡孫完顏亶,即金閔宗(後改為熙宗)。完顏亶的父親早逝,依女真的風俗,其母再嫁給小叔子、完顏亮的父親宗幹。因為有這一層“兄弟”關係,完顏亮與完顏亶是一塊長大的。

當完顏亶當了皇帝後,完顏亮覺得和在一起長大的兄弟並無特殊本領,自己卻要向這樣一個人稱臣。他心裏很不舒服,在這不舒服之下,他就有了自己也能當皇帝的心思。這種心思終於在天會九年(公元1149年)得以變成現實,該年十二月,他一手扶持起來的阿裏出虎在宮中當值,完顏亮秘密潛入宮中計劃對金閔宗下手。阿裏出虎等人砍殺完顏亶未死,完顏亮及時趕到,這位兄弟希望兄弟能饒自己一命,但等來的卻是一劍。完顏亮殺掉兄弟後就登基稱帝,曆史稱他為海陵王。

在南宋史上,提到金兀術,往往讓南宋士兵膽寒。海陵王和這位金國名將一樣,也是南宋政權的老對手。18歲時,他就被封為“奉國上將軍”,在這一年,他來到了當時任金軍統帥的金兀術帳下。這小子年紀輕輕,打起仗來卻像是深山老林裏的精怪,讓南宋軍隊好不苦惱。憑著顯赫的戰績,他陸續晉升為驃騎上將軍、龍虎衛上將軍。

精力旺盛的海陵王打仗很出色,在好色上更出彩。大概從他成為金國的名將開始,就一直奉行著“淫遍天下女色”這一思想。在理論聯係實際的情況下,他居然殺掉了自己的叔叔,為的隻是能和嬸子共宿良宵。《金史》對他的評價很中肯:“(海陵)欲為君則弑其君,欲伐國則弑其母,欲奪人之妻則使之殺其夫。三綱絕矣,何暇他論。至於屠滅宗族,剪刈忠良,婦姑姊妹盡入嬪禦。方以三十二總管之兵圖一天下,卒之戾氣感召,身由惡終,使天下後世稱無道主以海陵為首。”

如果從金國的政績上評價海陵王,他的確算得上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金國立國時還處在奴隸社會階段。海陵王十分看好中原地區先進而又成熟的封建製度,於是進行政治改革。後來金國能和中原王朝宋朝分庭抗禮,不能不說是海陵王的功勞。

但有大優點者必有大缺點,就如同有大功者必有大過一樣。海陵王不但好色而且嗜殺。由於是篡權,名不正,他在當皇帝不久後,就將與他意見不和、反對他的皇室宗親殺掉了100多口。

在皇帝位上呆了八年後,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他與南宋作戰敗逃途中,被自己的部下殺掉了,終年39年。最有戲劇性的是,他的屍體運回京師後,開始也葬在九龍山金帝陵區內。但後來金世宗完顏雍即位後,將金國都城從汴京回遷北京,並下詔書,廢海陵王為庶人,掘毀其陵墓,將其屍骨草草改葬在金帝陵百裏之外的荒野。

真比竇娥還冤上一百倍,是他把金國帶進了一個嶄新階段,可他的屍體卻不能享受自己所創造的成果,而卻成了孤魂野鬼。

大概是他的冤魂在詛咒,等待金國皇陵的卻是一個慘絕人寰的悲慘命運。

托了子孫的“福”

金國的滅亡完全是報應一說的翻版,當初它和北宋聯合滅掉了遼國。而許多年後,也就是天興三年(公元1234年)正月,北宋的變種南宋又與蒙古聯合一南一北夾擊他。金國最後一位皇帝哀宗完顏守緒,剛被擁立為皇帝,百官朝賀儀式才結束,京城的守衛就來通知諸位:敵人進城了。完顏守緒倒很有氣概,找了個地方上吊自殺,金國也隨著他不再抽搐的腿滅亡了。

他死了,一了百了。但他的祖宗墳墓卻遭殃了。蒙古人對金國並無仇恨之心,但在打仗過程中死了不少蒙古士兵,蒙古人把這氣發在了金國身上,進入北京後,他們見人就殺,人沒得殺了,就開始對他們的祖宗陵墓發泄,把金帝王陵盡情搗毀一遍。大概蒙古人沒有搗毀陵墓的經驗,所以,金陵仍舊沒有被實質性的摧毀,隻不過是地麵建築被燒光而已。

蒙古人統一中國後,想要團結金殘餘勢力,就把金帝王陵進行了整理,並裝模作樣地定期祭祀,元世祖忽必烈找出了“金世宗”這個招牌,並大告天下,他對這位皇帝很是欣賞。正因此,金陵在元代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陵區成為燕南的一大景觀,其中“道陵蒼茫”與“盧溝曉月”、“太液秋風”等同為“燕南八景”。

金帝王陵就這樣安全地度過了不到一百年,元朝滅亡了。明朝跟金國並沒有仇,所以,金陵在明代中葉以前依然受到保護並定期祭祀。明嘉靖年間,道陵仍是大房山的一處著名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