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順治皇帝的孝陵:與崇禎的心有靈犀(1 / 3)

順治的孝陵在東陵全被挖掘的情況下而沒有被盜挖,個中原因說來很好笑。由於順治皇帝是滿族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其陵墓陪葬品還沒有和漢人接軌。順治實行的滿族人常用的火葬,墓裏隻有骨灰罐,沒有棺槨,放陪葬品的地方不多。康熙把一些陪葬品都在順治的的葬禮中燒毀了;另外一個原因是,當時清廷經濟艱難,連孝陵本身的營建都是拆了北海等處的建築才得以完成,沒有什麼餘力再陪葬珍玩;最後,順治皇帝有明確遺命,不陪葬金寶玉器。還有人說,順治皇帝對崇禎皇帝的“友誼”讓他得到了上天的眷顧,所以他的陵墓在老天保佑下一直安然無恙,這是迷信,但我們寧願相信這是真的。

選陵的傳說

清代的帝王後紀共有3處陵園,一是沈陽北陵,一處是易縣的西陵,還有一處就是河北省遵化馬蘭峪以西的東陵。據說,馬蘭峪以西的東陵是清代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帝親自選中的。

順治十七年秋初的一天早晨,順治皇帝在王公大臣與八旗士兵的簇擁下,狩獵來到了昌瑞山風台嶺之顛。這位一向被稱為多情天子的皇帝每到一地都有著無限傷感,這次也不例外。他舉目四望,眼前一片壯麗景色,山川縱橫,峰嵐獻翠,平原處百花盛開,總之,真是太漂亮了。換作是別的皇帝,看到這種景色,一定會吟詩一首。可順治肯定不能,因為他太多愁善感。當他看到這大好錦繡河山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死後該怎麼辦。

他從馬上跳了下來,沿著鳳台嶺轉了一圈。在一片朝陽的地方,他忽然跪下,麵對著蒼天虔誠地默默祈禱,眾大臣等都跪在了地上朝天磕頭。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這麼做,作為臣子,皇帝跪的東西,無論是鬼是神,自己也要跪。

順治磕頭完畢,選擇了一塊風水相宜的地方,把右手大拇指上戴著的白玉扳指輕輕取下,小心翼翼地扔在了山坡上。大臣們正不知他此意何為時,他又跪下,祈禱半天,站起來對大臣們說道:“朕百年後,此地可為朕壽宮。”指著扳指落處說,“此處為穴。”

眾大臣急忙順著扳指落坡的方向尋找,不一會,就在一片草叢中找到了。於是,就在扳指落坡的地方打下了一根木樁,以為標識。

明眼人一看,這就是一個傳說。可關於順治陵墓的傳說還不僅這一個。下麵這個傳說就有順治朝的一點政治味道了。

相傳,順治皇帝登基時才10來歲,朝中一切事都由其叔叔攝政王多爾袞和額娘孝莊文皇太後作主,選陵的事也就由他們操辦了。有一天早朝畢,孝莊文皇太後和多爾袞商議好,決定從民間挑選兩名欽天監組成一個班子,從南到北,由東到西去察看風水,挑選陵址。

如以前選陵的結果一樣,這班人馬走遍了許多地方均未選中,還是順治皇帝在一年夏天到京東馬蘭峪打獵時,在遵化豐台嶺一帶發現了一處陵地,並在當地找欽天監察看風水。

後來多爾衰和孝莊文皇太後又差人從南方調回選陵地的欽天監杜若預、楊宏量等去馬蘭峪再次察看,最後確認那是一塊獨一無二的風水寶地。

回京後,順治傳旨讓楊宏量進見。他問楊宏量:“朕自選之吉地如何?”

楊宏星哪裏敢說不好,跪下詳告:“回稟皇上,此地三麵環山一麵江,五鳳朝陽拱太皇,福天之大為吉地,千秋萬代掌朝綱。據人言,明代燕王曾擬建陵於此,後因圖其近便,才改建京城以北。我主英明,覓得如此福地,實為大清之洪福也。”

順治哈哈大笑,就決定在豐台峪下建陵。為取吉利,賜名昌瑞山。其實,這個傳說隻想告訴我們一件事:為了反抗叔父的獨裁,順治在選陵上邁出了反抗的第一步,因為是他親自選擇的。

而發生在康熙四年(1665年)的一件事證明這一傳說並非是完全的傳說。

這年的三月十六日,江南徽州府新安衛,官生楊光先給康熙上了兩篇《謫謬論》,第一篇謫西方教士湯若望新法十謬;另一篇謫湯若望選擇榮親王安葬日期誤用洪範五行。康熙命令議政王等逐條核實查對。當事人湯若王與楊光先各說各話,康熙無法分辨誰是誰非。

楊光先繼承了中國人無理搶三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傳統,他以皇帝萬壽無疆,而湯若望隻進了二百年曆,與萬代江山不吻合為由,說湯若望在詛咒大清江山。

康熙皇帝隻好把湯若望與他的同黨杜若預、楊宏量等十多人判處死刑。

但康熙皇帝明白,湯若望根本就不是楊光先所說的那樣卑鄙和大膽,就在臨刑前,他下了一道諭旨:“湯若望是掌印之官,在選擇事情上不謹慎,本當依擬處死,但念其專司天文,選擇非其所司,且效力多年,又複衰老,免去死。杜若預與楊宏量本但依擬處死,但念孝陵看定,曾經效力,也免死吧。”

這道諭旨表露出孝陵風水的看定人就是杜若預和楊宏量,他們兩人才是順治孝陵的選址人。在他們選取後爭得了順治皇帝的同意,孝陵陵址才正式定下來,並在順治死的兩年後正式竣工,順治被安葬進去。

崇禎與順治

按現在地理理論的角度來看,古代的風水選址,除了生態、實利功能以外,還是一門藝術,其對境景觀的組織是十分重視的。在古代,萬物有靈的觀念導致了山川自然崇拜,並逐漸發展成為敬祀天地日月山川的國家祀典。古時的人崇尚自然,熱愛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又指導著人們以人的精神、人倫道德及社會秩序擬態於自然,並以此寄托他們的生活理想。所以在風水的觀念中,也常包含著一種追求優美的、賞心悅目的自然和認為環境思想。

孝陵陵址其實就是在這種理論下的產物,當然,關於皇陵陵址選取的好壞,在封建帝王看來,還是影響社稷興衰的重要因素。據說,崇禎皇帝朱由儉生時就到過順治所到的地方,他認為京西昌平的明代祖陵已無佳穴,所以,他在鳳台嶺選定了這塊風水寶地。可是,他還沒來得及破土動工,李自成就攻進了北京,崇禎皇帝跑到景山把自己吊死了。這位亡國之君在處理政事上不是個天才,在陵墓的選址上卻不可小視。不然,順治皇帝也不會將此地當作自己的百年後的歸宿。

說來奇怪的是,這兩位皇帝之間倒有著很玄奧的友情。不但在陵址的選取上,兩人同時看中了一個地方,在其他方麵,也有相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