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一個月,一個11歲的男孩和一個8歲男孩,推著由一條狗拉著的小車,往科克東南的約爾鎮方向行走,穿過科克郡的東部地區。
兩個孩子便是小把戲和保伯,那條狗便是伯爾克。
格裏普的激勵產生了效果。在昆斯敦港遇見火山號第一司爐之前,小把戲就夢想離開科克,去都柏林闖天下。相遇之後,他就決定將他的夢想變成現實。不要以為做出這樣重大的決定,他沒有考慮會有什麼後果:這是放棄確定的,去追求不確定的,何必隱瞞這一點呢?不過,在科克,他不可能再有所發展了。反之,都柏林會向他提供用武之地。這事兒征求保伯的意見,保伯明確表示,他隨時準備走,而保伯的意見值得重視。
於是,我們的主人公便去出版商那兒,抽回自己積蓄的錢;對於他的未來計劃,出版商也自然向他談了幾點看法,可是毫無效果;按說,這孩子遠遠超過同年齡的人,並沒有耽於幻想的習慣——好幻想,是各個時代的愛爾蘭人的共同特點。不!小把戲決心要走上坡路,這是到達高層的唯一辦法,他的童稚的本能告訴他,離開科克去都柏林,就是在未來的路上往高處走。
現在的問題是,小把戲要走哪條路,利用什麼交通工具呢?
最短的路線,就是乘火車到利默裏克,再由利默裏克穿越倫斯特省,一直到都柏林。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就是在科克上火車,直到愛爾蘭的首都,等火車一停就下來。然而,這種交通工具有一點不好,就是每人必須花費一個金幣,而小把戲卻舍不得。他們有腿,有能走路的腿,何必非得坐火車呢?時間問題,根本無需多慮。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算。現在正是好季節,從5月至9日,道路一點也不難走。這趟旅行不但省一大筆費用,還能賺回來點兒,那該多有利,又該多有趣啊!
我們的少年商人就是這樣考慮的:旅途不花錢反而賺錢,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座村莊,從一個鎮子到另一個鎮子,就像在科克做順手的生意這樣,賣報紙、小冊子、書籍和紙張,總之,在前往都柏林的路上做生意。
這樣做生意需要什麼呢?隻需一輛小車,像流動商販那樣,貨物全放在車上,上麵用油布罩上,防塵又防雨,伯爾克上套拉車是肯賣力的,兩個孩子則在後麵推車。沿海岸線的道路,能經過一些比較大的城市,如沃特福德、韋克斯福德、威克洛,還能經過一年當中這個季節人最多海水浴療養地。當然,照這樣可要走將近200英裏。好吧!哪怕走兩個月,三個月,也沒有關係,隻要流動貨車能掙錢,又走向目的地就行!
因此,在昆斯敦遇見格裏普之後一個月,即4月18日這天,小把戲和保伯推著車,伯爾克拉著車,從科克前往約爾,上午就到了,走這一程還不算太累。
他們倆沒有什麼可抱怨的,而且,無論什麼情況,伯爾克也不會想到發怨言。況且,也不會把它累壞了,上坡的時候,兩個孩子跟它一樣賣勁兒。這輛兩輪車非常輕便,其實是二手車,小把戲在科克一個商人那裏看準了買的。至於貨物,主要是在火車站買的報紙、政治小冊子——有的思想和風格都相當滯重,還有信紙、鉛筆、鋼筆及其他辦公用品、盒裝煙葉——進貨就去掛著色彩鮮豔的愛爾蘭山民招牌的最好零售店,此外,還有一些小雜貨。這些貨都不重,也好賣,挺有賺頭。
這有什麼奇怪的呢?村子的居民對這兩個孩子很感興趣,一個神態嚴肅,像個老派的商人,另一個一團喜氣,令討價還價的人臉紅!
小車到達約爾,這是個6千居民的小鎮子,在布萊特沃特河灣有個近海小港。這是神聖的馬鈴薯受重視的地方!現在已成為愛爾蘭的真正麵包的馬鈴薯,瓦爾特·雷利先生正是在約爾周圍最初試栽的,愛爾蘭人怎能忘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