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下構思和寫作“三部曲”的問題。
我寫過《老北京》三部曲。寫第一部時沒想到會有後邊的兩部。但幸好後兩部是一氣嗬成構思和寫作成的,因此“三部曲”的整體構架還大致可以。遺憾的是最佳照片幾乎都用進了第一部,等搜集第二部照片時,就不免捉襟見肘。幸虧第三部另有立意,照片選取和前兩部不同。
《梅蘭芳》三部曲則不一樣。寫第一部時沒想到第二部,寫第二部時也沒想到第三部。所以真到寫第三部時,就發現前兩部的結構需要做較大的變更。既然認識到了,那就必須預先搭架子——要有一個“三部曲”的整體結構。然而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在兩三年中先後修改了四次,才算基本上確定下來這回確實是先做到了“袖手於前”,所以後來才可能“疾書於後”,照片的配置也才均衡合理。大約可以說,這個三部曲是我這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了。
三部曲適合“中年偏老”的寫作界朋友一試。有了較豐厚的積累,同時也有一些前瞻性的構思,同時體力腦力還沒有呈現下滑態勢——如能在這一時刻集中精力完成某個題目,或許比晚年尋求資助出版《全集》、《文集》)為佳。
目前,還有幾個三部曲在等著我。但這事兒不能忙,得慢慢來。到時候,歡迎您繼續賞光。
作者2000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