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本書中抒發了自己不少的憂,其實寫到最後,我又樂觀堅定起來——有什麼可憂的呢?
整個地球的生物進化史告訴我們——在那漫長的歲月當中,人類則是很晚很晚才出現的。在人類出現之前,是其他生物遊、充斥在地球表麵。比如,遠古時代那身軀極大的恐龍,就曾不可一世布滿在一大塊密集著的陸地之上。這塊大陸當時已有了裂紋,後來恐龍滅絕了,這裂紋也越來越大,逐漸分離成各自獨立的幾個大洲……隨後,人類才挺立於地表,迅速掌握了自己的命運,還開始侵蝕到其他生物的世界中去——凡是有違自己需要的,就有意無意把其他生物改變或是消滅了。看上去,是“人定勝天”,可“天”行有“道”,“天”也有自己的意誌,往往趁人的疏虞就報複人一下子。地球現時的生態失衡,是“天”決心以自己的毀滅,以便最後與太不善良的“人”的同歸於盡。
我們這些地球的上的“驕子”,果真都是如此“不善良”的麼?古書上的“人之初性本善”,到底應該怎麼解釋?是人類一生下來還曾“善”過,還是在慢慢的發展之中,那種“善”的天性逐漸泯滅,從而變成了“惡”?
值得思索。然後才再做必然的抉擇。
這是一個現今人類必須思考然後再決定何去何從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處理不當,人類繼續毀壞著地球,地球能忍則忍,不能忍了就報複人類“幾下子”。人類如果聽勸,雙方不咎既往,歡欣著和好如初。如果執意不聽勸阻,那麼地球也隻有橫下心來,弄一個魚死網破。顯然,有識者是希望緩和人類和地球的關係的。如果讓沒見識的人占了上風,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在這本書的最後,在這個全局性的問題之下,我們再來討論梨園,應該說就容易得多也嚴峻得多。隻須稍稍推理就行。如何善待京劇,應該說是個僅僅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問題。你對它好了,它也對你好——讓中國的社會安定長久,讓中國人民幸福無涯。你不讓它舒坦,它遠比地球軟弱,它隻能委曲求全,它的破壞力也隻能毀壞自身機能,使人的審美時感到不舒服。它能做的僅此而已。最後,它實在沒轍了,就隻能自我毀滅,留給曾經喜它愛它的人一些悲慘回憶。等這些愛它的人死絕了,後世之人就隻能從藝術史教科書上知道一些概念罷了。
這就是京劇的前途,它掌握在咱們中國人自己手中。地球的命運,則掌握在“地球村”的村民手中。後者比前者大,更比前者重要。要是後者解決不好,即使前者順利解決也沒用,所以喜歡京劇的人,也還是應該分出一些心來,關心一下咱們的地球——這才是咱們(包括喜歡和不喜歡京劇的人)共同的家園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