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精絕人墓(1)(1 / 3)

哭泣的墓道

天氣晴朗,尼豐縣常年如此,難得見到一場小雨,更別說沿海那樣可以引發洪水的瓢潑大雨了。早早起床的吳衛國深深地呼吸了一口含沙的空氣,他喜歡這種工作氛圍,雖然已經年老,但是誰又能不老呢?三個小夥子忙了一晚上,此刻還在熟睡中,吳衛國站在棉花地裏,遠處的沙丘起伏,而更遠處的沙漠之中埋藏著的秘密或許對他來說這輩子都不會揭開了。

在吳衛國的腦海中有一幅清晰的地圖,在尼雅河、克裏雅河和安迪爾河流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精絕國、彌國和貨國的古城遺址至今鮮有人至或鮮為人知,為什麼一係列的故國遺址今天大多遠離人類社會,沉沒於沒有生命的大漠中?而這些他窮極一生努力解答的疑問似乎都指向這個秘密的終點——那裏到底會是什麼樣呢?神話與現實有什麼區別?那些黃沙下到底埋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在沙漠中靜靜地躺著?

“吳教授,您不再休息一會兒了?上午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吳衛國一回頭看見是啟超,這小夥子很有激情,他對啟超有著非常好的印象,遇事不慌張,很樂觀。

“人老了,瞌睡少啊。不像你們年輕人,我現在算時間可是按秒。”

“導師,”孟憲明從帳篷裏走了出來,“我已經和縣上聯係了,吃過早飯他們就派吊車過來。希望上午就能吊出巨石,這樣我們下午就可以進入了。”

“那太好了。”

眾人吃過熱饢、喝過奶茶之後,陽光已升到頭頂。此時的南疆太陽起得很早,落得很晚,光線很毒。剛放下奶茶碗,吊車就轟隆隆地開了過來。這是一輛汽車吊,最適合新疆這種平地使用,司機是一個湖南人,叫張輝,據說是尼豐縣非常出名的吊車手,技術很出眾。

張輝查看完情況後,找人將鋼絲繩分別固定好,開動機器,隻見鋼絲繩吃力地收緊,巨石紋絲不動。眾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原來這是張輝在試探性的起吊,發現不行之後,他開足馬力,這一次巨石動了,緩緩地倒下,在巨石被拉離原來的位置後,張輝讓人倒換鋼絲繩的位置,讓其可以通過坑口。經過一個小時左右的轟鳴,這塊巨石終於被吊了上來,而巨石背後的約莫兩米多高的洞穴此刻也出現在眾人的眼前,像無底的深淵,時刻準備著吞噬周圍的一切。

“先通通風,半個小時之後再下。”吳衛國指揮道。

“這塊巨石估計有七八噸重,好家夥,什麼人這麼厲害,居然就這樣給生生地放進去了。”張輝說。

“古人為了防止盜墓賊,可是費了很大苦心的。我們這次遇到的還好,但是下麵的情況不知道如何?但願墓穴之中不要再出什麼難題,到時候可就不太好辦了。”吳衛國感歎。

眾人將封墓石包裹好,然後將帳篷移動,以便更好的保護巨石。

弄完這些之後,眾人開始準備下墓穴的事情,此時已通風四十多分鍾,想必裏麵的有害氣體已無法對人體產生危害。此番下墓穴查看的一共四人,吳衛國、孟憲明、葉爾蘭、啟超。原先吳衛國教授並沒有打算帶啟超下去,主要是害怕有機關危險,作為考古工作者,這一點要在進入墓穴之前就有所準備,但是啟超卻決意要去,並信誓旦旦地表示,這樣有利於體驗工作,為後麵寫好稿子有大幫助,而且隔行如隔山,希望吳教授能夠理解。在不斷地懇求和孟憲明的強烈申請之下,吳衛國也隻好帶上啟超。四人人手一個強光手電,光源射程兩百多米。包裏除了糧食和一些飲用水以外,還有繩子等應急用品,這樣是為了出現意外情況時使用。

首先進入巨石背後墓穴的是孟憲明,其次是吳衛國,後麵跟著啟超,葉爾蘭壓軸。當葉爾蘭消失在黑暗之後,真正揭開墓穴秘密的考古發現開始了。對於那個神秘消失的國度,對於眼前的這個神秘的墓穴,對於這個時常出現失心瘋症狀的小村子,這次考古意義深遠。

四人沿著墓穴行走了大約百米,突然墓道開始以下坡的形式出現。

墓道內空氣幹燥,這與南疆的獨特氣候有關,此時的吳衛國心裏卻是十分欣喜,因為如此幹燥的氣候有利於墓內屍體和各種陪葬物品的保存。

眾人邊走邊查看,沒有發現盜洞,這說明墓保存得很完整。但這墓穴裏麵似乎並沒有什麼奇特之處,比如幹屍、枯骨,甚至連一點人為的跡象都沒有發現。

此時啟超發現墓道兩邊都是黑色的石壁,細看之下這才發現,原來黑色的石壁是砌上去的,不知道是用什麼物件,保存得這麼完好,沒有見到掉落的痕跡,而且砌的人技術很好,嚴絲合縫,這讓啟超很是奇怪。除了吳衛國以外,其他兩人似乎也被這種技巧所深深地吸引,從手電筒的光線可以看出,那些黑色的石壁不斷地勾起兩人的思緒。

而在一邊的吳衛國直直地看著前方,似乎眼前的這一切都普通得很,根本不配和他這樣的考古界“老油條”對話,他急切地要進到核心區,那裏有一片屬於自己的綠地——在等待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