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走路的孩子兩腿分得很開,使基底變寬,同時肘部彎曲,肩膀展開,兩手抬得高高的,這樣不容易跌倒。隨著走路技巧的逐漸提高,兩手也會慢慢放下來。
2.手部動作的發育
不滿1個月的嬰兒,他的手常常表現為握拳的形狀,偶爾也能張開。兩個月時,手就不再是緊緊的握拳姿勢了,經常是半張開著。3個月時,嬰兒的兩隻手能湊到一起,會用雙手玩自己的衣服,或把衣服拉到臉上,還常常用手去抓身體周圍的東西,但對距離還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4個月時,嬰兒能用手主動去拿物品,但動作還不怎麼協調。5個月的嬰兒,能雙手握住奶瓶。這時,如果在他麵前放一塊積木,他會用5個手指去抓,當他手中有一塊積木,你再給他另一塊時,他會把手中的一塊扔掉,再去接另一塊。6個月的時候,你再遞給他另外一塊積木時,他會將積木從一隻手換到另一隻手。8個月的孩子能運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抓比較小的東西。9個月的孩子會用拇指和示指去抓取東西,你若要他手中的玩具,他會拿著玩具把手伸給你,但不鬆手。這就是0歲兒手部動作的發育過程。
知覺的發育
一般說來,知覺包括觸覺、視覺、聽覺、味覺以及嗅覺等內容,下麵分別從這幾個方麵來說明0歲兒知覺的發育過程。
1.觸覺
嬰兒生下來就有觸覺,口唇的部位最為靈敏,當有物品輕觸其嘴唇時,會引起嬰兒的撅嘴動作。手掌、足底的皮膚觸覺也很靈敏,輕劃其手掌或足底時,可引起嬰兒手指或足趾的輕微運動。
有些父母習慣把孩子的手腳包起來,這是不對的。平時應該讓寶寶的手腳多接觸外界,盡可能多地讓他接觸一些不同性質的物品,比如光滑的紗綢、柔軟的布娃娃、毛質的動物玩具等。讓寶寶的觸覺受到多種多樣的刺激,特別有益於他大腦的成長。
2.視覺
新生兒就有視覺。如果用燈光照射他的臉部,能引起他閉眼的動作。把一個出生幾天的嬰兒抱起來,你的臉朝著他,當你慢慢移動頭部時,他的眼球能隨著轉動。出生後1個月的嬰兒,看母親的臉的時間,比看陌生人要長。1個月以內的嬰兒,看東西時兩眼還不協調,有時一隻眼偏向左,一隻眼卻偏向右,有時兩眼又內斜,對在一起,這都是常見的。6周以後兩眼能共同注視一個物體,但一直要到4個月時才協調得比較好。
兩個月以內的嬰兒,眼睛隻能看到距離1米到2米的物體,3個月時,已經能看到5米左右遠的物體了。從第4個月起,可以注視遠距離的物體,如天上的月亮、遠處的樹木、街上的行人等。大約從此時開始,眼睛能夠區別幾種顏色,紅色是最容易讓孩子興奮起來的顏色,其次是紫色、黃色等。0歲兒還不能用眼睛追隨快速運動的物體,這種本領要到1歲以後才能掌握。\
3.聽覺
新生兒就有聽覺。先讓嬰兒聽100分貝的髙強度聲音,再讓他聽80、70和50分貝的低強度聲音,兩相比較,我們發現聲音強度越大,嬰兒的心髒跳動就越快,這證明新生兒是聽得到聲音的。新生兒還可以把頭轉向聲音的方向,但動作很細微,不容易看出來。
3個月時,嬰兒的頭部可以明顯地轉向發出聲響的一側。4個月時,不但頭轉向聲音,眼睛也朝聲音的方向看。5~6個月時,若聲響在一側耳朵的下方,頭先轉向聲響一側,然後再低下;若聲音在一側耳朵的上方,頭先轉向聲音的一側,然後再向上看。10個月時,能將頭直接轉向聲音來源的方向。
4.味覺和嗅覺
胎兒就有味覺反應。嬰兒時期味覺就很靈敏,對甜的東西反應是吸吮,對苦、鹹、酸等味道的反應是用舌頭把放到他嘴裏的東西推出來。還有人觀察到,嬰兒的味覺和成人的不太一樣,。對成人覺得很淡的檸檬酸溶液反應很強烈,給他品嚐時,嬰兒的臉部會表現出奇怪的表情。
嬰兒期的嗅覺就發育得很好。他會根據母親乳汁的氣味找到乳房,對強烈的氣味,嬰兒會表現出呼吸節律的改變。7~8個月時的嬰兒,嗅覺已經很靈敏了。
情感的發育
1.情緒的發展
寶寶出生的第1個月裏,由於剛來到陌生的世界,需要適應新的環境,這時消極的情緒比較多:兩個月以後,積極的情緒漸漸增加,當吃飽而又溫暖的時候,可以看到他比較活潑的、微笑的表情,特別是對媽媽或其他親近的人,常常表現出一種特有的、令人感到愉悅的表情。
為了培養寶寶良好的情緒狀態,要經常跟寶寶交往,並且給他適當的玩具,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寶寶沒有適當的玩具,沒有活動的自由,也不跟成人交往的話,即使充分滿足了他的生理需要,也不會培養出良好的情緒,常常會出現表情呆滯或愛哭等情況,這對寶寶身心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因此,年輕父母要設法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盡可能培養孩子積極的情緒,避免消極情緒的出現。
2.親子依戀
依戀是指嬰兒和照顧他的人之間親密、持久的情緒關係,具體表現為嬰兒和照顧他的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對彼此接近的渴望。依戀通常表現在母親和嬰兒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