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一條狗的研究(3)(2 / 3)

有時候,我在盯著它看時,會不由地這樣想到,“可能我們真是同類吧?你在用你的方式來表達嗎?你是不是因為沒有獲得成功而覺得無地自容?看,在這點上,我和你都是一樣的。我常常因為身處孤獨之中而感到悲哀,有時甚至會放聲大哭起來。來吧,我們結伴而行,這可要比孤單一個人好點。”那時候,它也並不回避我的目光,,隻是用木然的眼神看著我,納悶我為什麼突然之間不說話了。我想,它是用那種眼神在向我提問,可是我們彼此都對對方感到失望了。要是我再年輕一點,或是認為還有別的重要問題等著我去問,那我就會忍不住大聲地向它發問了,可是除了一個羸弱的讚同外,我什麼也得不到,這還不如像現在這樣,讓一切歸於沉默好了。大家不是都在沉默著嗎?我為什麼不把大家當作自己的同類呢?在我的研究生涯裏,也有過許多同僚,它們因為沒有獲得什麼顯著的成果,所以也就沒人能夠記住它們了,在曆史的故紙堆了,我再也尋覓不到它們的蹤影了,可是我一直把它們當成自己同伴,雖然結果依舊是無效的,可它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著,這一切都是拜這項沒有前途的研究所賜。因此,我完全就沒有獨居的必要,安心的融入狗群的行列就好了。一切往外擠的活動都是徒勞的,想脫離群體的行為本身就是愚蠢的。

我產生這種想法,完全是我鄰居起的作用,同它交流後,我變得迷茫,也變得憂鬱了。它和我交往後,反而變得更加快樂了,我老聽到它在自己的領地裏歡快地唱著歌,這點最讓我厭煩。我想,不該再把時間浪費在這不切實際的幻想裏了,還是早點結束這段交往,這樣我就能全身心投入到我的研究中了。要是它來拜訪我,我就假裝睡了,久而久之,它也就不會來打擾我了。

現在,我的研究也遇到了問題,我開始覺得沒精神了,時常感到疲憊,走起路來也是慢慢悠悠的。我回憶起了那段研究“土地如何得到食物”的時光,那時我總會往狗群裏跑,想讓大家關注我的研究工作,我覺得,我提出的問題在公眾中產生的影響,遠比我研究的本身更為重要。現在獨居的我,完全感受不到當初那倍受鼓勵的感覺了。那時的我可不被狗類的原則所束縛,敢於打破一切常規,在那些同伴看來,有我出現的回憶都是可怕的吧。科學總希求讓它顯得更專業一些,可是某一點上,科學是在追求簡化。科學告訴我們食物主要來自土地,以此為前提,它又告訴我們如何去獲得各種食物。我毫不懷疑是土地帶給我們食物的,可是這並不是簡單的一句話就能夠概括的,它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我們去研究。按照那個簡單的理論,要是我馬虎地耕作完土地,就在那遊手好閑地等待,那就應該能夠獲得食物的啊。可是事實卻並不是這樣。因為科學越來越普及,所以那些沒被科學束縛的狗類並不多見。現在通過簡單的觀察就能發現,土地上的食物都是天上落下的,我們靠著敏捷的身手,往往在它落下來前就抓住了。我並不是否定科學上所說的“食物來自土地”的觀點,可能土地產生一部分,又從天上召喚來一部分,這兩者都與土地有關,我們就不要為此研究科學的紕漏了,俗話說,“隻要不餓著,就沒有問題。”可是我認為,科學把這研究成果掩蓋了起來,因為了解兩種獲取事物的方法,一種是通過耕作土地得來,一種是通過向上天祈求得來的。這區別雖然讓人不能夠透徹地了解問題,可是它和我做的區分一樣清晰,不過我的觀點更為全麵一點。我認為,土地是獲取食物的根本保障,那些向上天祈求食物的巫術並沒有對土地的耕作產生影響。對傳統的認同,讓我更加堅信了這種看法。民眾會在傳統的作用下糾正科學。科學上認為那些祈求活動是為了土地而進行的,為了讓上天降下食物,大家應該對土地做出祈福的舞蹈,唱起祈福的歌。科學認為儀式的對象是土地,可是民眾卻把對象變成了上天。科學在這方麵給了農民自由選擇的權力,並沒禁止它們的行為。隻要農民依舊視土地的學說為準則,科學就感到滿意了。可是我認為,按照它追求精準的要求,它該做出更細致的規定。對於科學,我了解得並不深入,可是我依然無法想象,在看到民眾拋棄了土地,而向天高歌著古老的民謠,跳著祈願的舞蹈時,那些學者還能容忍下來。我的觀點就是由對這矛盾的關注而產生的,當到了科學上標注的收獲季節時,我會在土地上跳舞,在那兒刨坑,我會在自己刨好的坑裏唱歌,我隻為土地而作這些儀式。我的研究沒有獲得什麼成果。有時,我無法獲得食物,我正為自己研究的進展而歡欣鼓舞時,食物又出現在了我麵前,好像被我弄糊塗的大家有明了到表演的益處了,我由此獲得了更多的食物,可是這之後又消失了。